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范若兰
机构:中山大学
个人简介:

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东南亚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 东南亚女性的政治参与
    范若兰 出版时间: 2015年12月
    本书主要研究东南亚国家女性的政治参与,包括大众参与和权力参与。通过对东南亚主要国家女性参与民族独立运动、妇女运动、民主运动的梳理,探讨妇女组织、女选民、女议员和女政治领袖如何参与政治和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通过对东南亚各国政治体制、政党制度、选举制度、政治文化的研究,探讨威权政治、民主政治对女性政治参与的影响。通过对东南亚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研究,探讨父权制和性别秩序变化对女性政治参与的制约。
  • 妇女与宗教研究综述(2006~2010年)
    出版时间: 2015年06月
    关键词:
  • 导论
    出版时间: 2015年12月
    本文提出了研究东南亚女性的政治参与的背景。
    关键词:
  • 海岛国家女性政治参与的演进——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
    出版时间: 2015年12月
    印尼和菲律宾的社会、政治、历史和文化发展迥异,但它们也有不少共同点:都属于东南亚的海岛国家,都经历过殖民统治,都有过从威权统治到民主政治的转折,政治体制是总统制,都出现过女总统,妇女组织十分活跃。
    关键词:
  • 中南半岛国家的女性政治参与——泰国和缅甸
    出版时间: 2015年12月
    地理上毗邻的泰国和缅甸有许多共同点,它们都属于信仰小乘佛教国家,都长期经历威权统治,都是军人执政,而且,十分难得的是,两国的妇女都是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取得了选举权。但是,泰国和缅甸也有更多不同之处,缅甸曾是英国殖民地,而泰国没有殖民地经历;缅甸是共和制,泰国是君主制;缅甸经济落后,而泰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缅甸政治仍处于威权统治,而泰国已进入民主转型时期。泰国和缅甸发展程度的差异已影响到两国女性的政治参与。
    关键词:
  • 马来半岛国家女性政治参与的发展——马来西亚和新加坡
    出版时间: 2015年12月
    地处马来半岛的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地域相连,历史发展也纠缠在一起。它们同属英国殖民地——英属马来亚,只是到20世纪50年代才分离开来;它们曾经合并为一个国家,1963年新加坡和沙巴、沙捞越并入马来亚,组成马来西亚联邦,但1965年新加坡被驱逐,建立独立国家;它们有大致相同的族群构成:马来人、华人和印度人,只是各族群比例有所不同;它们都经历长期的威权政治和快速的经济发展。当然,这两个国家的政体、经济发展水平、族群构成、国土面积有差异,这影响到两国的政治发展,也影响到女性政治参与。
    关键词:
  • 印度支那国家女性的政治参与——越南和柬埔寨
    出版时间: 2015年12月
    印度支那包括越南、柬埔寨和老挝,有不同的文化、民族和政治制度,但三国地理毗邻,注定有纠结在一起的历史和特殊关系,它们都曾是法国殖民地,独立后都经历了漫长而残酷的战争,都曾建立社会主义政权,三国女性政治参与深受战争和政治体制的影响。本章主要探讨越南和柬埔寨的女性政治参与。
    关键词:
  • 东南亚国家政治制度与女性政治参与
    出版时间: 2015年12月
    独立后的东南亚国家大都确立了现代政治机制,建立议会和政党,进行选举,但它们在政治体制、政权形式、政党模式、选举制度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东南亚国家政治发展程度不一,有处于极权统治的国家,有处于威权统治的国家,也有处于民主转型的国家,大部分国家都经历长期的威权统治。这些都对东南亚女性政治参与程度和参与模式产生极大影响。
    关键词:
  • 东南亚国家政治文化与女性政治参与
    出版时间: 2015年12月
    何谓政治文化?阿尔蒙德和鲍威尔给出这样的定义:“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这个政治文化是由本民族的历史和现实社会、经济、政治活动过程所形成。”1也就是说,一个民族的传统习惯、风俗、行为规范、价值观念所构成的文化因素会对国家政治产生影响,因此,不研究一国的政治文化,我们就不可能理解一国的政治。在东南亚地区,家族政治、庇护政治、金钱政治和宗教政治与其政治发展如影随形,可以说,族权、金钱、神权是东南亚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对东南亚国家政治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也对东南亚女性参政产生巨大影响。
    关键词:
  • 东南亚性别秩序变化与女性政治参与
    出版时间: 2015年12月
    世界绝大部分社会都处于父权制下,但父权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社会变迁而不断改变自己的形态。近代以来,随着现代教育、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女性主义的挑战,传统父权制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出现不同的形态。笔者认为目前世界上的父权制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式微的父权制,表现为性别平等程度极高或较高,北欧、西欧、北美和大洋洲两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属于这一类型;第二类是松动的父权制,表现为传统性别规范受到极大冲击,性别平等取得显著进步,东亚、东南亚、拉丁美洲和南亚、非洲部分发展中国家属于这一类型;第三类是牢固的父权制,表现为传统性别规范仍然根深蒂固,性别平等程度低,性别差距巨大,少数中东、南亚、非洲国家属于这一类型,如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富汗、苏丹、孟加拉等国,东南亚的文莱也属此类。古代东南亚属于牢固父权制,随着东南亚国家的经济高速发展和教育普及,性别秩序和性别观念受到冲击,父权制有所松动,这一切对女性政治参与产生积极影响。
    关键词:
  • 东南亚女政治领袖研究
    出版时间: 2015年12月
    政治领袖是指在政治领域极具号召力和创造力的人,通常包括掌握最高权力的政治家(总统、总理、议长)、政党领袖、工会领袖、利益集团领袖等。政治一向是男子主导的领域,长期以来政治领袖几乎都由男性包揽。随着民主化和妇女运动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女性进入政治领袖行列,从1960年出现第一位女总理班达拉奈克夫人到2013年韩国的朴槿惠总统上台,迄今共有40余位女总统和女总理曾经或正在活跃在世界政治舞台上。东南亚也是产生较多女政治领袖(在此仅指实权总统、总理和大党领袖)的地区,堪与南亚、拉丁美洲和西方国家相媲美。值得深思的问题是,在男性占据主导地位的父权社会,为什么女性能掌握最高权力?尤其是许多发展中国家长期是威权政治和军人政治,为什么会涌现众多女政治领袖?女领袖与男领袖有何不同?本章从分析东南亚女政治领袖入手,探讨上述问题,尤其关注政治体制、政治文化、民主化、父权制与女政治领袖的关系。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