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宋煜
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个人简介: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区信息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助理研究员,信息系统监理师,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中国自闭儿童关爱基金专业委员会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区信息化研究中心成员。中山大学互联网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信息系统监理工程师,西南交通大学国际老龄研究院特聘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社区治理与信息化、老龄化与城市更新、社会组织与志愿服务、社区信息化、社区养老、社会组织与志愿服务、全球网络空间治理等。

    暂无内容
  • 基于“差序格局”理论的家庭和社区信息化应用策略
    出版时间: 2012年07月
    在经过了30余年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后,信息化已经对世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重新塑造了我们的社会场景,这也许就是所谓的“信息技术革命”所带来的最能够直接感受的效果。就中国而言,信息化建设的影响力也在潜移默化中进入了普通人的工作与生活,进入了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的方方面面。当前,企业主导的数字家庭和由政府主导的社区信息化工作,是切实深入社区微观结构中的具体活动。
    关键词:
  • 双重视角下的社区信息化顶层设计的模型研究与实践
    出版时间: 2012年07月
    社区信息化的研究与实践也已经从产业建设向学术研究发展,有众多的社会科学与信息科学领域的专家学者都参与其中,作出了不少贡献。经过多年的发展,非常有必要梳理一下社区信息化研究与实践工作的脉络,为未来的社区信息化研究与实践提供一个顶层设计研究模型,以便更好地从宏观上把握研究方向,挖掘实践工作中的教训与经验,进而为具体实践提供一定的引导。这不仅仅对社区信息化研究本身具有一定的意义,对社区建设的相关领域研究同样会有所裨益。
    关键词:
  • 2016年中国志愿服务发展指数报告
    出版时间: 2017年06月
    为摸清我国志愿服务的实际发展状况,建立独立客观的基线测评机制,本课题组2017年的调研进行了国际前沿专题研究,开发了志愿服务发展指数及其测量标准,并在全国12个城市进行调查,重点对志愿者的注册率和服务率、志愿服务时间及其贡献价值、志愿服务组织数量及其服务领域进行测量。经课题组调查发现,在2016年实际有5806.61万名志愿者通过116.17万家志愿服务组织参与了帮老、助残、扶贫、社区等18种主要领域的志愿服务活动,捐赠服务时间达15.97亿小时,志愿者贡献经济价值495.65亿元。总体看来,2016年中国志愿服务呈现三个主要特征:一是人均志愿服务时间和专业志愿服务比率有较大提升;二是通过地区比较发现,北京和东部省份的志愿服务发展指数普遍高于其他地区;三是国家对志愿服务的信息化建设投入加大。
    关键词:
  • 信息无障碍视阈下的老年群体状况研究:现状与问题
    出版时间: 2018年09月
    中国老龄化的速度非同寻常,数量极其庞大,在信息时代如何“有质量地生存”就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互联网文化很大程度上是一种青年文化,对老年群体而言带来了“信息不平等”的挑战。“信息无障碍”是应对这一挑战的方法之一,日益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通过对“信息无障碍”理论发展的分析,力图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理论研究框架,并在分析老年网民数据的基础上,从老年群体的生理与心理特征出发,研究了老年群体在“信息无障碍”服务条件下的状况,分析了问题症结所在,指出“信息无障碍”发展将会促进社会公正与平等,同时也是应对老龄化社会的重要策略。
    关键词:
  • 北京市慈善超市发展的困境与对策:历史与现实的碰撞
    出版时间: 2015年12月
    慈善超市经过了多年的实践考验,已经获得了党和国家以及社会各界的积极认可。本文通过对北京市慈善超市十年历程的整理,从历史纬度分析了慈善超市发展的理论和政策背景,对历史、现状和趋势进行了分析,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出了道德、认知、市场和治理的四大困境,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 贴近百姓的社区商业信息化
    出版时间: 2012年04月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作为城市居民生活品质象征的社区也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社区作为一个以地域性为特点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商业活动必不可少。基于这一前提,社区商业所提供的服务一定是针对社区居民(抑或称之为消费者)的生活服务,更具体地说是提供消费类的生活服务。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以基层组织和居民为中心的社区信息化建设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愈加深刻和广泛,信息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愈加深刻和广泛,已成为引导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变革的重要引擎。社区商业的信息化建设作为社区信息化的重要部分,受到了相当程度的重视,特别是在作为居住区的社区(小区)进行规划和建设之时。各地区也在积极探索社区商业服务体系的创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涌现了不少优秀案例,为我国社区商业服务的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 医养结合中数据要素市场的发展现状与分析
    出版时间: 2020年10月
    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数据对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的巨大价值,也映射到积极应对老龄化的现实场景之中。传统的养老模式也难以应对老年人日益复杂、多元化的需求,医养结合已然成为发展趋势,而整合两者的数据资源无疑是重要工作之一。以互联网为载体,引入大数据支撑,将健康管理与医疗服务相结合的养老服务探索在不同层面展开,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关键词:
  • 中国社区志愿服务发展报告
    出版时间: 2017年11月
    本文从对社区志愿服务的界定入手,将社区志愿服务分为“基于社区”与“面向社区”两类概念,并在政府数据的基础上,结合调查数据获得社区志愿服务的基础项数据,重点对社区志愿者数量和注册率、社区志愿服务组织数量及其服务领域进行测量。调查发现,2016年,实际有3524万名志愿者通过104.76万个志愿服务组织参与了助老、社区便民服务、助残、环保、文化宣传等多个主要领域的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总体看来,2016年,中国社区志愿服务呈现四个特征:一是党和政府领导下的多元参与,实现资源协同共享;二是社区志愿服务服务内容贴近百姓生活,基层组织协同创新;三是传承社区邻里互助传统,重建社会信任基础;四是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力度日益加大,专业化服务成趋势。
    关键词:
  • 2020~2021年疫情防控背景下首都智慧社区建设与发展路径研究
    出版时间: 2021年07月
    智慧社区建设与城乡社会治理的发展密不可分,更是推进基层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社区成为疫情防控的坚强堡垒,对科技抗疫提出了更为迫切的需要。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智慧社区的建设与发展无疑将对社区防控和基层治理产生重要的影响,也将成为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本文通过回顾首都智慧社区建设的基本状况,并对疫情防控期间北京基层社区相关案例的梳理,总结了首都智慧社区建设的发展态势,提出了未来首都智慧社区建设的核心理念和现实问题,并从加强顶层设计、转变建设思路、鼓励开放共享和提升科学素养等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