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贾卫
机构:
个人简介:
  • 中国社会组织评估发展报告(2015)
    赵娜贾卫 刘锋 副主编 ; 廖鸿 徐家良 主编 出版时间: 2015年12月
    《中国社会组织评估发展报告(2015)》是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上海交通大学第三部门研究中心与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民政部民间组织服务中心合作的研究成果。本书数据来自民政部和各省区市2014年社会组织评估数据库,涵盖全国性社会组织评估数据,省级社会组织评估数据,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社会团体、基金会数据和部分案例资料,等等。全书内容由总报告、分报告、案例、问题与建议、附录五个部分组成。总报告包括全国性社会组织评估总报告和省级社会组织评估总报告两部分。第一,全国性社会组织评估总报告系统总结了2014年全国性社会组织评估工作。社会组织评估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理论上看,委托代理理论、资源依赖理论和制度理论为社会组织评估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报告从全国性社会组织评估的基本特征、评估经验以及政策建议等角度出发,对2014年全国性社会组织评估情况进行了全面梳理和分析。总的来说,第三方评估机制在全国性社会组织评估中的作用凸显;3A及以上等级社会组织数量达到历史最高值,这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社会组织开始从数量增长期逐步进入质量提升期。从长远来看,要从社会组织评估的外部环境建设、社会组织评估主体多元化以及社会组织评估结果的合理应用等方面,进一步促进社会组织评估的制度化和规范化。第二,省级社会组织评估总报告系统归纳了2014年省级社会组织评估情况。报告从省级社会组织评估政策制定、省级社会组织评估机构、评估工作经费来源、评估率情况出发进行分析,重点介绍了省级社会组织第三方评估情况,总结了社会组织评估结果的应用情况,指出了省级社会组织评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分报告分别对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评估,全国性学术类、联合类和公益类社会团体评估,基金会评估进行了专题数据分析,并着重对北京、浙江、青海和大连四个地区进行了重点观察和比较。通过对不同类型、不同地区社会组织评估基本情况的分析,展示了类型差异和地区差异。案例部分针对全国性社会组织的三种形式(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基金会),分别选取1~3个代表性案例进行简要的分析。社会团体部分选择了中国快递协会、中国化工学会、中国智力残疾人及亲友协会3个案例,民办非企业单位部分选择了新时代青少年健康促进中心1个案例,基金会部分选择了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2个案例。地方案例选取了浙江省和青海省案例。其中浙江省案例包括浙江省白水早期教育科学研究院案例、浙江省山东商会案例、浙江现代民政研究院案例,青海省案例包括青海省电力行业协会案例、青海省建筑业协会案例、青海省小岛文化教育发展基地外语培训学院案例。通过对全国性社会组织和地方性社会组织案例的分析,能够发现社会组织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完善,有借鉴价值。在问题与建议部分,将社会组织评估存在的问题概括为社会组织评估规范性仍需增强、社会组织评估公信力较弱、社会组织评估结果的应用范围较窄等几个方面。相应地,应以加强过程监管来增强社会组织评估的规范性、以第三方评估机制来提升社会组织评估公信力、以政府转移职能为契机来扩大评估结果的应用范围。总体上,促进社会组织发展需要确保社会组织的发展融入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大环境,鼓励各地区因地制宜、多部门协同的制度创新,实现社会组织依法自治和规范运作能力的提升。附录部分列出了中国社会组织评估大事记,从2014年1月开始到2014年12月止。
  • 中国社会组织评估发展报告(2014)
    朱鸣 刘锋 贾卫 副主编 ; 廖鸿 徐家良 主编 出版时间: 2014年12月
    《中国社会组织评估发展报告(2014)》是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上海交通大学第三部门研究中心与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民政部民间组织服务中心合作的研究成果。本书依据2013年社会组织评估数据,包括全国性社会组织评估数据以及省级社会组织评估数据,分析社会组织评估的特点与趋势,并选择相关社会组织评估个案分析其优势与不足。本报告的特点是数据翔实、完整,观点鲜明,有权威性。全书内容由总报告、分报告、案例、问题与建议、附录五个部分组成。总报告包括全国性社会组织评估总报告和省级社会组织评估总报告两部分。第一,全国性社会组织评估总报告概括了2013年全国性社会组织评估活动(2013年3月至2014年5月),包括动员、自评及申报、初评、终评、公示、公告。根据对总体数据和资料的分析,全国性社会组织评估的基本特征包括参评全国性社会组织的数量达历史最高点,全国性社会组织评估过程、指标及结果的标准化水平稳步提高,社会组织评估理论研究与社会组织评估实践互为促进;根据基础条件、内部治理、工作绩效、社会评价具体指标评估得分分析全国性社会组织评估的经验,包括社会组织管理体制为基础条件指标提供了良好的规制环境、财务资产管理成为全国性社会组织内部治理的关注点、以功能建设为核心的工作绩效指标是全国性社会组织建设的难点、社会评价的结果促使第三方评估机制不断完善。因此,完善全国性社会组织评估的政策建议包括:推进评估体系建设,助推社会组织整体能力提升;扩大评估成果的应用,激发社会组织的功能建设活力;强化评估反馈机制,发挥第三方评估公平和高效的优势。第二,省级社会组织评估总报告系统归纳了2013年省级社会组织的活动,包括评估现状和主要做法。省级社会组织评估的基本特征包括各地对评估的重视程度提高、评估进度存在差异、评估内容因地制宜、评估结果的应用多元化、大多采用第三方评估机制。省级社会组织评估的经验包括政府高度重视、动员社会组织参评,积极探索创新、因地制宜推进,重视评估结果、强化挂钩应用,其存在的问题包括评估指标应用存在统一的难度,经费、人力支持不足,部分地区整体参评率较低,评估结果的应用存在问题,社会组织评估效率有待提高。因此,完善省级社会组织评估的政策建议包括:做好顶层制度设计;修订评估指标,加强评估培训;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发挥第三方评估机构的作用;加强地区间的经验交流与学习。分报告首先对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评估,全国性学术类、公益类和联合类社会团体评估,基金会评估进行了专题数据分析,不同社会组织类型的评估结果显示,它们在基本条件、内部治理、工作绩效、社会评价四个具体指标上存在差异;其次对东部地区省级社会组织评估、中部地区省级社会组织评估、西部地区省级社会组织评估进行了基本资料分析,不同地区社会组织评估的基本情况显示,它们在评估的基本情况、做法、效果、特点、问题等方面存在地区差异。案例部分以全国性和地域性社会组织类型为标准,分别从基本情况、工作特色与经验、存在问题及完善建议四个方面入手具体分析了28个社会组织个案。问题与建议部分,首先针对社会组织评估中存在的社会组织整体参评率需要提升、社会组织评估指标需要完善、第三方评估机构有待培育、社会组织评估激励机制需进一步完善的评估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建议,包括建立社会组织年检与评估的联动机制、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综合监管,强化评估结果的应用、进一步探索评估激励机制的建立,培育第三方评估机构、建立健全社会组织第三方评估机制,开展社会组织评估研究、推动社会组织评估科学发展。其次,宏观上提出促进社会组织发展的建议,包括:理顺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关系,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建立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制度,构建政府对社会组织的多元资助体系;加强社会组织人才培养,推动社会组织从业人员的职业化发展;完善社会组织内部治理,加强社会组织能力建设;规范社会组织可持续发展,建立社会组织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附录部分,列出了中国社会组织评估大事记,从2013年1月开始到12月止。
  • 中国社会组织评估发展报告(2013)
    黄一谷 贾卫 副主编 ; 廖鸿 徐家良 主编 出版时间: 2013年12月
    《中国社会组织评估发展报告(2013)》是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上海交通大学第三部门研究中心与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民政部民间组织服务中心合作的研究成果。本书回顾了2007~2011年的社会组织评估工作,依据2012年最新年度社会组织评估数据,分析社会组织评估的特点与趋势,并选择相关社会组织评估个案总结其优势。本报告的特点是数据翔实、完整,观点鲜明,有权威性。 全书由总报告、分报告、案例、问题与建议、附录五个部分组成。 总报告对2007~2011年的社会组织评估进行了历史性的回顾,概括出这一时期社会组织评估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社会组织评估由点到面、由试点到正式实施;二是参加评估的社会组织数量由少到多;三是社会组织评估指标、评估制度逐渐规范。根据2012年社会组织评估情况,我们预测社会组织评估发展趋势:一是评估覆盖面越来越宽;二是评估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三是对评估结果的应用受到重视;四是评估指标科学化和评估程序规范化程度提高;五是探索第三方评估机制。通过社会组织评估,完善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和监督管理职能,改进监督方式,提高科学化程度,推进社会组织信息平台建设,优化社会组织生态环境。 分报告对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评估、全国性学术类社团评估、基金会评估、民办非企业单位评估、全国性公益类社团评估、全国性职业类社团评估和全国性联合类社团评估七个部分进行了专题数据分析,这些不同类型社会组织的评估结果,反映了社会组织在基础条件、内部治理、工作绩效、社会评价四个方面的不同情况与特点。 案例部分主要包括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全国性学术类社团、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全国性公益类社团、全国性职业类社团、全国性联合类社团的评估个案,此外还有北京、上海、浙江、宁夏四地的社会组织评估个案。 问题与建议部分描述了社会组织评估存在的一些问题,如评估氛围还未形成、评估主体有待培育、评估能力需要提升、对评估结果未能加以有效利用等。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社会组织评估的对策建议。作者认为,有必要完善法律环境和工作机制,发挥登记、年检、培育、评估、执法五位一体的叠加效应,提高社会组织的自律意识,探索专项评估和综合评估新模式,完善社会组织第三方评估。通过社会组织评估活动,使政府和社会组织都能充分认识到社会组织的重要性,理顺社会组织发展机制,激发社会组织的活力,推动社会组织可持续发展。 附录部分列出了中国社会组织评估大事记。中国社会组织评估大事记从2004年12月开始,到2012年12月31日止。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