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翟雁
机构:北京惠泽人公益发展中心
个人简介:

北京惠泽人公益发展中心创始人、理事长,北京博能志愿公益基金会联合创始人、理事长,北京志愿服务发展研究会志愿服务组织委员会主任,北京志愿服务联合会常务理事,民政部志愿者管理研究与培训专家,北京市社会心理工作联合会副会长,北京志愿服务发展研究会专家、理事。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志愿服务专家,团中央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专家评委,从事全国志愿服务调研、志愿服务组织与专业志愿服务发展研究与咨询培训二十七年。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志愿服务测量、志愿服务组织发展与实务性应用研究、志愿服务行动研究与能力建设。

    暂无内容
  • 2014年中国志愿者捐赠价值报告
    出版时间: 2015年06月
    在参照国内外志愿服务研究数据的基础上,本报告对我国2014年的志愿者及志愿服务组织进行了基础调研和回顾研究,并首次提出志愿者捐赠计量标准。调查发现2014年中国志愿服务呈现制度化、组织化、专业化和信息化趋势。全国约有1.091亿名志愿者捐赠了14.82亿小时,为国家贡献国民生产价值535.9亿元。调查显示,志愿者捐赠仍然以青年和城市为主。其中,志愿服务法规和志愿文化缺失、漠视志愿者捐赠价值、志愿服务组织能力不足等成为当前阻碍志愿者捐赠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 2016年中国志愿服务发展指数报告
    出版时间: 2017年06月
    为摸清我国志愿服务的实际发展状况,建立独立客观的基线测评机制,本课题组2017年的调研进行了国际前沿专题研究,开发了志愿服务发展指数及其测量标准,并在全国12个城市进行调查,重点对志愿者的注册率和服务率、志愿服务时间及其贡献价值、志愿服务组织数量及其服务领域进行测量。经课题组调查发现,在2016年实际有5806.61万名志愿者通过116.17万家志愿服务组织参与了帮老、助残、扶贫、社区等18种主要领域的志愿服务活动,捐赠服务时间达15.97亿小时,志愿者贡献经济价值495.65亿元。总体看来,2016年中国志愿服务呈现三个主要特征:一是人均志愿服务时间和专业志愿服务比率有较大提升;二是通过地区比较发现,北京和东部省份的志愿服务发展指数普遍高于其他地区;三是国家对志愿服务的信息化建设投入加大。
    关键词:
  • 2019年中国志愿服务发展指数报告
    出版时间: 2020年07月
    中国志愿服务指数测量关注活跃的志愿者与志愿服务组织在志愿服务中的投入与产出情况,旨在呈现中国志愿服务发展的基本状况。连续七年调研数据对比分析显示,我国志愿者在官方平台上的注册率增长迅速,2020年初达到12%。志愿者数量及其服务时间的增长速度均超过志愿服务组织,2019年度共有7181.96万名活跃志愿者通过116.36万家志愿服务组织参与了志愿服务活动,服务时间为22.68亿小时,志愿者贡献价值约903.59亿元。2019年党中央加强了对志愿服务的推动和社会吸纳,国家层面的整体布局渐次建构成形,志愿服务越来越广泛深入地参与到国家大事当中。
    关键词:
  • 2019年中国志愿服务发展开启新篇章
    出版时间: 2020年07月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数次就志愿服务做出重要指示,在宏观层面产生重大影响,在微观层面引起强烈反响。本文在定向访谈基础上对其影响从不同维度按系统递进层次进行了深度解析。志愿服务由此跃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并纳入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国家层面的整体布局渐次形成,中国志愿服务即将迎来新的战略性发展阶段。
    关键词:
  • 2018年中国志愿服务发展指数报告
    出版时间: 2019年07月
    中国志愿服务指数测量关注志愿者与志愿服务组织在志愿服务中的投入与产出情况,旨在呈现中国志愿服务发展的基础状况。通过6年数据对比分析发现,我国志愿者数量呈现出迅猛的增长状态,从2013年8535万人增长到2018年的19811万人,总增长率132%。报告显示2018年度共有6230万名志愿者通过143万家志愿服务组织参与了志愿服务活动,服务时间近22亿小时,志愿者贡献价值约824亿元。2018年中国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进一步加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一部分,志愿服务组织数量平稳增长,专业志愿服务崭露头角。
    关键词:
  • 2017年中国志愿服务发展指数报告(2013~2017)
    出版时间: 2018年06月
    中国志愿服务测量课题组70115722自2013年开展中国志愿服务指数调研以来,逐渐完善测量指标体系和方法。中国志愿服务指数测量的对象是志愿者与志愿服务组织在当年的志愿服务中的投入情况,通过数据调研分析,希望能够反映中国志愿服务生态环境的基本现状。本文发现,2017年度中国志愿者总数为1.58亿人,经测算实际有6093万名志愿者通过131万家志愿服务组织参与了志愿服务活动,服务时间达17.93亿小时,志愿者贡献价值548亿元。2017年是中国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元年,志愿服务制度化、专业化和国际化方面进步显著。
    关键词:
  • 《志愿服务条例》实施 中国志愿服务迎来制度化信息化新时代(2011~2017)
    出版时间: 2018年06月
    2017年6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志愿服务条例》。该条例是中国第一部关于志愿服务的专门性法规,为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有望进一步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发展,促进志愿服务整体效能提升。而随着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同年7月上线,中国志愿服务还进入了信息数据化时代,志愿服务的有效管理将更好地开发志愿服务价值,从而促进我国公益事业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 中国社区志愿服务发展报告
    出版时间: 2017年11月
    本文从对社区志愿服务的界定入手,将社区志愿服务分为“基于社区”与“面向社区”两类概念,并在政府数据的基础上,结合调查数据获得社区志愿服务的基础项数据,重点对社区志愿者数量和注册率、社区志愿服务组织数量及其服务领域进行测量。调查发现,2016年,实际有3524万名志愿者通过104.76万个志愿服务组织参与了助老、社区便民服务、助残、环保、文化宣传等多个主要领域的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总体看来,2016年,中国社区志愿服务呈现四个特征:一是党和政府领导下的多元参与,实现资源协同共享;二是社区志愿服务服务内容贴近百姓生活,基层组织协同创新;三是传承社区邻里互助传统,重建社会信任基础;四是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力度日益加大,专业化服务成趋势。
    关键词:
  • 2015年中国志愿者捐赠价值报告
    出版时间: 2016年06月
    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和组织访谈的基础上,本研究还增加了社区入户抽样调查,并对2013年和2014年的中国志愿者捐赠人数和捐赠价值进行修正。相关文献显示2015年中国登记注册志愿者1亿人,经课题组调查发现,实际有9487.5万名志愿者参与了2015年志愿服务活动,捐赠服务时间达15.59亿小时,为国家贡献国民生产价值600亿元。总体看来,2015年中国志愿服务呈现三个特征:一是志愿服务的制度化建设在《慈善法》(草案)的推动下深化发展;二是志愿者捐赠的人均服务时间有较大提升;三是中国志愿服务国际化初露端倪。
    关键词:
  • 2013中国志愿者捐赠价值报告
    出版时间: 2014年05月
    2013年中国志愿服务呈现专业化与多样化发展趋势,服务质量及其社会经济价值彰显。本文从志愿者捐赠总量和个人捐赠行为切入,特别提出了民间志愿者捐赠价值,描述了志愿者特征、服务动机、志愿行为表现及其蕴藏的社会资本,对当今社会发展与创新所贡献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价值。本文同时指出,中国志愿者捐赠目前全球排名最后,当前志愿者捐赠价值并未纳入国家发展统计体系,巨大的社会资本尚未能够得到有效的认知和开发。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