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丁晓燕
机构:吉林省社会科学院
个人简介: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吉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成员、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二级研究员,吉林省委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吉林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吉林省委宣传部、吉林省文旅厅专家智库成员,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常务理事。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长期从事区域经济、产业经济、文旅经济研究,近年来,主持、承担各级各类课题50余项,发表论文和研究报告百余篇,主编出版《吉林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研究》《东北振兴与产业转型升级研究》《吉林省文化产业发展解析》《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发展报告》、“吉林振兴丛书”(7卷)等著作。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跟踪研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项目“寒地冰雪经济发展的政策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得到中央政治局有关领导批示。先后完成了一批关于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发展方面的课题,主要有省科技厅科技规划项目“吉林地域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省“十三五”智库项目“东北地区文化软实力的比较研究”、省发改委委托项目“吉林省文化产业发展报告”、吉林省社会科学院重大项目“吉林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研究”、省文旅厅委托项目“吉林省全域旅游发展研究”、“吉林省乡村旅游发展的思路与对策研究”和“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等,多项成果得到省领导的肯定性批示。

  • 中国东北地区发展报告(2022~2023)
    李万军 梁启东 主编 ; 王磊 丁晓燕 闫修成 副主编 出版时间: 2023年12月
    本报告指出,2022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疫情等超预期因素带来的困难挑战,东北地区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扎实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经济持续恢复发展,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地位持续巩固,服务业生产有所恢复,市场有效需求逐步恢复,改革开放持续深化,创新驱动不断激发,乡村振兴扎实推进,民生福祉日益改善。本报告认为,东北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一些问题不容忽视:人口萎缩加剧,并从供给端和需求端影响经济增长;产业转型升级滞后,经济增长新旧动能转换需求日益迫切;城市群中心城市辐射能力较弱,中小城市发展活力不足;金融和资本市场长期低增长,对发展的支撑力度亟待加大。本报告发现,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党的二十大报告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扩大内需,稳增长、稳就业,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持续加强美丽中国建设等举措为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健康高质量发展带来了重要机遇。但同时,全球经济或将从滞胀走向衰退,我国外部科技领域存在脱钩断链风险,疫情后的负面效应恐将放大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企业和家庭融资和投资、消费需求或将收缩是东北地区经济面临的重要挑战。本报告预测,2022年底以来的以防疫和房地产为代表的若干重大政策调整和变化,为2023年的经济复苏带来了更多的希望,市场主体的信心将渐次恢复,经济增长将实现一定程度的均值回归,逐步向潜在经济增速的合理区间回归。本报告提出,2023年东北地区要继续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把经济稳增长放在突出位置,积极出台有利于稳定经济运行的政策,加强财政、产业、区域及竞争等多方面的政策协调,确保经济在不断复苏的基础上实现稳定健康发展。为此,需要着重做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一是要对接国家重大战略,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二是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三是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促进动能加快转换;四是要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五是要坚持高水平开放,打造合作共赢新高地;六是要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七是要改善就业创业环境,提升整体收入水平;八是要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 2024年吉林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刘立新 主编 ; 丁晓燕 张丽娜 副主编 出版时间: 2024年03月
    2023年是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20周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进一步强调了东北地区要牢牢把握维护国家“五大安全”的重要使命,并提出东北地区要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新路。座谈会讲话精神为新时代吉林振兴提供了发展方向和行动纲领。当前,全球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地缘冲突加剧也使吉林省经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在此背景下,“吉林蓝皮书”客观描述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深刻剖析发展中存在的新旧问题和深层次原因,科学研判外部环境的变化趋势,并对2024年吉林省经济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与预测,深入探讨吉林省实现振兴新突破的路径和对策。报告指出,2023年,吉林省密集出台推动经济持续增长、促进消费恢复等系列政策措施,全省经济呈现持续恢复、稳中提质的发展态势,经济结构持续优化,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前三季度,GDP增速达到5.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报告指出,2023年,吉林省聚焦主导产业,打造全面振兴新突破“强引擎”。“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加快推进,畜牧生产快速增长,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能力稳步提升。规模以上工业稳步发展,汽车、信息制造、装备制造等7个重点产业实现正增长。服务业对经济的拉动力逐步增加。前三季度,住宿和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均呈两位数增长,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延续向好势头,新兴动能不断累积。消费市场持续回暖,前三季度,吉林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0%,较全国平均增速高出3.2个百分点。吉林省聚焦民生热点,坚持民生投入只增不减,持续扩大就业岗位供给,居民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速。报告指出,当前吉林省工业生产回升动力不强、民间投资持续走弱、市场主体经营困难等阶段性问题比较明显,结构不优、产业链不全等影响后续增长动力的因素未能有效消除。报告指出,2023年国际形势仍不容乐观,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分化趋势加剧。中国始终坚持稳中求进,科学部署经济社会发展任务,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国民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预计2024年的经济发展依然会继续回升向好。全省上下应当重视并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结构、区域、动力等方面发展问题,以“四大集群、六新产业、四新设施”为重点,加快现代化大农业的发展,构建具有吉林优势的产业体系,改善提升需求动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进一步为吉林全面振兴实现新突破夯实基础、增添动力。
  • 东北地区“三大需求”与经济增长研究
    出版时间: 2010年08月
    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消费水平,无论从当前扩内需、促增长的角度讲,还是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角度讲,都是迫切需要的,也是明智的选择。根据东北地区的经济现状,要从战略规划角度统筹“三大需求”的发展,优化投资,拓展消费,稳定出口,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同带动的转变。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