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梁启东
机构:辽宁社会科学院
个人简介:

男,1965年5月出生,辽宁抚顺县人。现任辽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经济学研究员,人文地理学博士。全国“四个一批”人才,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曾获全国文化名家、全国优秀科普专家、国务院特殊贡献专家称号,获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辽宁省劳动模范及沈阳市“十大杰出青年”、黑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黑龙江省劳动模范等荣誉。主要研究成果有《中国城区发展战略研究》《辽宁民营经济发展报告》《加入WTO与辽宁经济》《沈抚同城化战略研究》《沈阳经济区综合配套改革研究》《沈阳经济区城市发展研究》《对话金融危机》等专著。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

  • 中国东北地区发展报告(2022~2023)
    李万军 梁启东 主编 ; 王磊 丁晓燕 闫修成 副主编 出版时间: 2023年12月
    本报告指出,2022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疫情等超预期因素带来的困难挑战,东北地区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扎实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经济持续恢复发展,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地位持续巩固,服务业生产有所恢复,市场有效需求逐步恢复,改革开放持续深化,创新驱动不断激发,乡村振兴扎实推进,民生福祉日益改善。本报告认为,东北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一些问题不容忽视:人口萎缩加剧,并从供给端和需求端影响经济增长;产业转型升级滞后,经济增长新旧动能转换需求日益迫切;城市群中心城市辐射能力较弱,中小城市发展活力不足;金融和资本市场长期低增长,对发展的支撑力度亟待加大。本报告发现,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党的二十大报告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扩大内需,稳增长、稳就业,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持续加强美丽中国建设等举措为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健康高质量发展带来了重要机遇。但同时,全球经济或将从滞胀走向衰退,我国外部科技领域存在脱钩断链风险,疫情后的负面效应恐将放大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企业和家庭融资和投资、消费需求或将收缩是东北地区经济面临的重要挑战。本报告预测,2022年底以来的以防疫和房地产为代表的若干重大政策调整和变化,为2023年的经济复苏带来了更多的希望,市场主体的信心将渐次恢复,经济增长将实现一定程度的均值回归,逐步向潜在经济增速的合理区间回归。本报告提出,2023年东北地区要继续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把经济稳增长放在突出位置,积极出台有利于稳定经济运行的政策,加强财政、产业、区域及竞争等多方面的政策协调,确保经济在不断复苏的基础上实现稳定健康发展。为此,需要着重做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一是要对接国家重大战略,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二是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三是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促进动能加快转换;四是要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五是要坚持高水平开放,打造合作共赢新高地;六是要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七是要改善就业创业环境,提升整体收入水平;八是要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 沈阳经济区综合配套改革快速推进
    出版时间: 2011年11月
    2010年4月6日,沈阳经济区获批成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为我国第八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本报告认真总结了2009~2010年沈阳经济区一体化的进展情况,深入分析了综合配套改革面临的形势与制约因素,提出了实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思路、原则和重点任务。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