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肖严华
机构:上海社会科学院
个人简介: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本文是首席专家左学金研究员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公平、活力与可持续——老龄社会的经济特征与支持体系研究”(项目批准号:71490734)和本人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全国统筹的路径与对策研究”(项目批准号:12BGL087)的研究成果之一。

    暂无内容
  • 上海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现状与前景探讨
    出版时间: 2016年01月
    近年来,上海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一是适时适度降低了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率,从30%降低到29%;二是进一步提高了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等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三是进一步扩大了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四是进一步扩大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五是提高了养老基金可持续发展能力。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仍存在一定程度的拖延缴费或逃缴费现象,二是养老基金的投资回报率仍然过低,三是养老金连续多年大幅度普涨带来多种负面效应。为此,本文提出了着力突破或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建议:一是建立基本养老金的正常调整机制;二是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的征缴和管理;三是扩大养老基金的投资回报率;四是提高上海在国资收益分配中用于民生社保的比例;五是城镇职工基础养老金从“省级统筹”走向“全国统筹”。
  • 应对老龄化高峰期:上海养老保障制度的结构改革与制度整合
    出版时间: 2010年02月
    上海是我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城市。改革开放以来,上海人口老龄化速度快、程度深;未来20年内,上海人口老龄化高峰期即将到来,这对上海养老保险制度的财务可持续性带来了巨大挑战。针对这种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本文首先分析上海人口变化的趋势、特征与影响,通过研究上海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路径、经验总结及其存在的问题,着重探讨解决上海养老保险基金缺口的对策思路、上海养老保险制度的结构改革、碎片制度整合,以便为上海应对即将到来的人口老龄化高峰期提供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政策选择。
  • 加快完善上海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出版时间: 2011年01月
    上海在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面走在全国的前列。改革开放30年来,上海市已经形成城保、农保、镇保、综保覆盖城乡全体从业人员的基本社会保险体系,但同时却构成了社保制度的碎片化。“十二五”时期,上海将处于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上海率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央对上海“四个率先”的要求之一;2009年以来,国家在社会保险方面出台政策的密集程度之高是近年来少见的,这些政策对上海加快建设和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首先回顾了2010年全球、中国和上海在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面的重大政策和事件,接着对全市综合保险参保人员、小城镇社会保险参保人员、农保参保人员进行了特征分析,从综保纳入城保的制度融合、镇保纳入城保的制度融合、农保制度安排的衔接与融合三方面研究了“十二五”时期上海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融合问题,并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方案设计,提出了“十二五”时期加快完善上海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思想,从建立整合城保、综保、镇保的“非农就业养老保险公共平台”方面提出了“十二五”时期加快完善上海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政策建议,最后提出了加快完善上海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远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