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包蕾萍
机构: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院
个人简介: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院研究员
    暂无内容
  • 上海居住保障与资源配置市场化研究——市筹公共租赁住房社区调查报告
    出版时间: 2014年01月
    公共租赁住房具有政府投入成本低,打破收入与户籍约束,以及从产权保障到居住权保障的优点。但是,公共租赁房也面临后期管理的难题,要避免重蹈20世纪80年代初单位福利分房的管理陷阱,就需要明确政府与市场的责任和边界,转移政府职能,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最优化中的作用。本报告在以上海市首批市筹公共租赁住房“尚景园”1200位居民问卷调查、862户入户调查的基础上,对上述问题进行了集中分析,重点关注在既有的保障框架下,有限责任型政府的特点和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就公共租赁住房的未来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 上海公共租赁住房发展现状与社区管理模式探索
    出版时间: 2012年01月
    2011年,随着住房宏观调控政策的逐步显效,上海市公共租赁住房政策也从“设想”开始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突破“户籍”和“收入”限制的新型住房保障方式,不仅健全完善了上海市“四位一体”的住房保障体系,还为经济发达地区的住房保障机制探索提供了本土经验。本报告在分析宏观住房市场背景、现行公共租赁住房政策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北京、重庆、厦门、上海四大城市的比较,对公共租赁住房的社区管理模式展开了深入分析。报告认为,政府和市场两种方式对于保障性住房的管理都具有积极的作用。此外,“十二五”期间,住房的制度安排应以政府为重,但也不可放弃市场和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国外福利化国家保障性住房管理经验对于如何结合本地经济社会特点,进一步完善住房再分配过程的公正均衡,有着特别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 社会建设视野下大城市不同群体的住房保障
    出版时间: 2010年02月
    住房是2009年上海社会各阶层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报告在普查数据和2000户抽样调查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城市5类群体的住房保障需求结构特点,并从社会分层的角度,对现有保障政策的对象、覆盖面、存在问题和解决路径进行了讨论。报告认为,将城市不同群体的住房保障问题放在社会建设视野下进行思考,不仅有利于住房再分配过程的公正均衡,维持社会稳定,也有利于城市更新和社会生活空间再构。
    关键词:
  • 双轨化政策调控:住房分层的融合渠道
    出版时间: 2011年01月
    2010年,中央政府对住房市场的宏观调控力度不断加强,上海也出台了以限购令为代表的住房新政,并健全和完善了四位一体的住房保障体系。本报告在分析现行政策特点的基础上,对宏观调控的效果进行了讨论。报告认为,保障和市场两种方式对于调节不同阶层的住房分层问题有积极的作用。此外,“十二五”期间,住房的制度安排应以保障为重,但也不可放弃市场。世博经验对于如何结合本地经济社会特点,进一步完善住房再分配过程的公正均衡,有着特别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