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社会建设视野下大城市不同群体的住房保障
作者:
包蕾萍
吴岩
出版日期:
2010年2月
报告页数:
24页
报告字数:
19870字
所属图书:
上海社会发展报告(2010)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02.204-227
周海旺
卢汉龙
摘要:
住房是2009年上海社会各阶层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报告在普查数据和2000户抽样调查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城市5类群体的住房保障需求结构特点,并从社会分层的角度,对现有保障政策的对象、覆盖面、存在问题和解决路径进行了讨论。报告认为,将城市不同群体的住房保障问题放在社会建设视野下进行思考,不仅有利于住房再分配过程的公正均衡,维持社会稳定,也有利于城市更新和社会生活空间再构。
关键词:
社会建设
上海
住房保障
城市更新
作者简介:
包蕾萍:
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院研究员
吴岩:
吴岩,上海市杨浦区住房保障中心主任。
相关报告
强化住房保障 加速城市更新——安化县聚力旧改棚改,确保居有所安
上海住房保障制度改革与发展报告
上海的旧区改造和城市更新
上海旧区改造的实践经验总结与“十四五”展望
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背景下北京社会建设空间布局研究
中国社会组织的成长曲线——以上海社会组织为例
上海市基层组织状况调查——基于“社会发展与社会建设调查”数据的分析
在深化改革中增强社会发展活力
上海社会管理创新的成就、问题与对策研究
促进社会融合 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文章目录
·
引言
上海保障性住房的需求结构特点
1.中低阶层群体:强烈的住房改善需求
2.旧区蜗居者:拆迁改变命运的梦想
3.新上海人:融入上海的基本住房需求
4.适婚青年一代:分户而居带来的刚性住房需求
5.蚁居一族:外来常住人口的租房需求
上海不同群体住房保障的现状
1.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变迁轨迹
2009年以来的相关政策法规文件
3.住房保障对象:谁被保障
4.住房保障的范围:谁未被保障
5.保障性住房政策的机制:如何保障
从社会建设角度看住房保障中的几对关系
1.优化社会结构与加快发展速度之间的关系
2.政府、市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3.结果公平与程序公平之间的关系
建议与对策
1.结合上海特大型国际化都市的特点,分步骤有序化推动保障性住房建设
2.整合资源,确保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土地和资金
3.重视旧区改造与住房保障的衔接机制
4.完善尊重不同群体发展需求的社会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