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社会建设视野下大城市不同群体的住房保障

作者:
包蕾萍 吴岩
出版日期:
2010年2月
报告页数:
24页
报告字数:
19870字
所属图书:
上海社会发展报告(2010)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住房是2009年上海社会各阶层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报告在普查数据和2000户抽样调查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城市5类群体的住房保障需求结构特点,并从社会分层的角度,对现有保障政策的对象、覆盖面、存在问题和解决路径进行了讨论。报告认为,将城市不同群体的住房保障问题放在社会建设视野下进行思考,不仅有利于住房再分配过程的公正均衡,维持社会稳定,也有利于城市更新和社会生活空间再构。
关键词:

社会建设上海住房保障城市更新

作者简介:

包蕾萍: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院研究员

吴岩:吴岩,上海市杨浦区住房保障中心主任。

文章目录
·引言
上海保障性住房的需求结构特点
  • 1.中低阶层群体:强烈的住房改善需求
  • 2.旧区蜗居者:拆迁改变命运的梦想
  • 3.新上海人:融入上海的基本住房需求
  • 4.适婚青年一代:分户而居带来的刚性住房需求
  • 5.蚁居一族:外来常住人口的租房需求
上海不同群体住房保障的现状
  • 1.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变迁轨迹
  • 2009年以来的相关政策法规文件
  • 3.住房保障对象:谁被保障
  • 4.住房保障的范围:谁未被保障
  • 5.保障性住房政策的机制:如何保障
从社会建设角度看住房保障中的几对关系
  • 1.优化社会结构与加快发展速度之间的关系
  • 2.政府、市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 3.结果公平与程序公平之间的关系
建议与对策
  • 1.结合上海特大型国际化都市的特点,分步骤有序化推动保障性住房建设
  • 2.整合资源,确保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土地和资金
  • 3.重视旧区改造与住房保障的衔接机制
  • 4.完善尊重不同群体发展需求的社会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