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吕世辰
机构:山西师范大学
个人简介:

山西大同人,山西师范大学二级教授,硕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从事社会学教学和研究工作。

主持完成一项国际合作项目,两项国家社科规划项目——农民流动与中国社会结构变迁和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下的农民社会保障研究,两项教育部项目,一项科技部项目,十项省级项目。

获得五项省部级政府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获奖成果是:《准市民论纲》《农民流动与中国社会结构变迁》《农村社会学》《新市民的社会管理》《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下的农民社会保障》。

在国家级出版社出版著作和教材八本。在《政治学研究》《求是》《光明日报》和《人民日报》理论版等刊物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在中文核心期刊或CSSCI期刊发表论文近50篇。

  • 农民工农地流转与城镇化
    吕世辰 出版时间: 2018年01月
    本书概括性地总结了世界各国农地流转与城镇化的经验、教训和对我国的启示。以我国东部、中部、西部的六个地方为例,对农民工流出源头的农民工承包地流转和城镇化情况,以及农民工流入地的外来农民工城市融入情况做了研究。以专题研究的形式,对与农民工承包地流转和城镇化相关的主要问题,如农民工承包地流转的长效机制、农民工在城镇差别化落户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 农村社会学
    吕世辰 出版时间: 2006年07月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对农村社会深入研究的成果,内容丰富、结构合理、方法得当、说理透彻。首先,书中首次提出农村社会发展机制问题,并上升到价值学的高度论述;其次,书中用一定篇幅对世界各国农村社会发展情况和农村社会学理论的发展状况作了全面系统的概述和综述;第三,对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作了全面深入的研究;第四,对我国农村社会转型及其表现出来的社会现象作了深入探讨;最后,揭示了农村社会与人类社会特别是中国社会的内在联系,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农村二孩生育试点三十年
    吕世辰 出版时间: 2016年06月
    我国渐进式改革的一条成功经验,就是先行试点,以点带面,逐步推开。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就选择了一些地区开展农村二孩生育试点工作,山西省翼城县是持续放开农村二孩生育的试点县。30多年来,翼城县坚持在农村实行“晚婚晚育加间隔”的生育政策,在放开农村二孩生育试点的后期,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性别比等主要人口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证明了翼城县放开农村二孩生育的试点是成功的。翼城的试点经验,为我国生育政策重大变动的选择做了很好的实践注解,认真总结翼城的经验,对我们下一步继续完善人口生育政策很有裨益。
  • 新市民的社会管理
    顾昭明吕世辰 出版时间: 2011年07月
    新市民是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产物。对新市民进行科学的管理是我国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的基础。本书是对新市民进行科学管理研究的成功尝试。本书率先提出有关新市民的理论,诠释了社会管理的定义,全面论述了新市民的群体特征、现实状况、诉求和愿望。本书从经济、政治、社会生活和文化四个方面对新市民的管理进行了探析,具有原创性。本书对维护广大新市民的权益,改变我国二元社会结构状况,构建有序、稳定、和谐的社会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下的农民社会保障
    吕世辰 出版时间: 2012年10月
    本书主要研究了农村土地流转和农村社会保障问题。首先,深入研究了农地流转问题,认为农地作为中国的稀缺生产要素应通过流转从社会保障的功能中解脱出来,实现规模经营和社会化生产,以保证中国粮食安全。其次,全面研究了农村社会保障问题,内容包括农民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还对失地农民社保、农民工社保和农业社会保险进行了探析。最后,本书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意义的观点。如就农地规模经营提出了中国应走社会主义的“普鲁士式” 的道路思想;针对新农合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农合应向社会医疗保险发展的思想;针对新农保具有超前性的特征提出了在农村实施“大社保”的思想。
  • 世界各国农地流转研究
    出版时间: 2018年01月
    本文首先研究了国外农地流转的情况和理论。然后研究了英美日这三个发达国家各有特色和代表性的农地流转情况,对发达国家农行地流转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整理,并总结经验得到了启示。最后以代表性国家为例分别分析了拉丁美洲、亚洲、非洲等地区的农地流转特征,吸取和整理了相关经验。
    关键词:
  • 世界各国农民城镇化研究
    出版时间: 2018年01月
    本文通过举例分析对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历程进行了研究,对它们城镇化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和借鉴。同时也把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过程中的教训引以为戒,提出了需要注意的问题。最后,结合相关经验和教训提出了我国正确城镇化的方法。
    关键词:
  • 农民工农地流转与城镇化
    出版时间: 2018年01月
    农地流转和劳动力转移之间具有明显的相互作用关系,农地流转对劳动力转移有推动力,它的规模和期限影响劳动力的转移数量,并在一定程度上为剩余劳动力提供转移的资本。本文以北京、山西、陕西、山东四地为调查对象,指出了我国“候鸟型”兼业模式的情况和缺点,并提出了解决方法。
    关键词:
  • 农地流转长效机制探析
    出版时间: 2018年01月
    农地是中国的稀缺生产要素,从社会总体效益看,通过农地流转可以实现规模效益。自农地流转政策实施以来,流转的周期短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科技和资金投入。并且农地长期流转是有效解决中国农业在现代化中出现的 “短板” 和农民收入 “短腿” 问题的关键。因此,推动农地流转的长期化将是中国农地流转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
  • 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土地流转——以山西省新绛县北张镇L村为例
    出版时间: 2018年01月
    本文围绕政策研究范式和本土经验政策展开。农民流转土地的意愿很高,但是实际农民之间的土地流转很有限,这是受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个体难以应对农业生产的风险。政府主导型的农地流转模式降低了农民的主体性,加上农民自身条件的局限性,使得农民在农地流转过程中处于弱势地位。
    关键词:
  • 农地流转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以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D乡为例
    出版时间: 2018年01月
    本文通过对D村的实地调查,发现农地流转与农业劳动力既能相互促进,又能相互制约,它们的转移受制度环境、市场环境和自身因素的影响,对此,本文提出了农地流转与劳动力转移良性互动的方法。
    关键词:
  • 农业转移人口差别化落户城镇探析
    出版时间: 2018年01月
    本文研究了农业转移人口差别化落户城镇的意义,分析了关于城市化、国内外户籍制度改革、差别化户籍制度改革等方面的理论,从差别化落户制度的确立与现实情况出发,提出了差别化落户制度在流出地、流入地、政府管理方面可能引起的社会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方法。
    关键词:
  • 小城镇发展背景下的农村土地流转——以四川省平昌县Y镇为例
    出版时间: 2018年01月
    本文对样本地区农户土地流转意愿进行了研究,发现务工务农两类农户都对土地流转抱有很高的热情。在土地流转中,政府的政策支持明确了土地流转细则,加大了对涉农企业资金支持的力度,并保护了农户的权益。只有将土地流转与实现城镇化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实现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目标,达到城乡一体化发展。
    关键词:
  •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就地城镇化”——以山东省莘县G镇为例
    出版时间: 2018年01月
    在农村就地城镇化的过程中,农村人口不再大规模地向大中城市迁移,而是就地或就近集聚。它对实施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较高的要求,需要当地有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支撑,同时还需要当地政府进行积极引导,因此这一模式还不能作为普遍经验在全国进行推广,但是具有借鉴作用。
    关键词:
  • 综合试点改革背景下的新型城镇化——以山西省J市为例
    出版时间: 2018年01月
    本文对试点城市进行研究,分析了城镇化改革中的农地流转现状、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情况、农业转移人口城市就业和融入情况、保障性住房与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户籍制度一元化的推进情况、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落实情况,并提出了六项对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