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潘宇峰
机构:
个人简介:

男,陕西宝鸡人,北京大学哲学硕士,资深舆情分析师,擅长基于互联网舆情数据搭建各类指数模型并进行深入的数据分析。

    暂无内容
  • 2016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
    出版时间: 2016年12月
    2016年国内网络舆论场的一个显著变化,是政府对互联网的管控力度进一步加大,网上对政府决策和公共治理的“吐槽”大幅减少。“小粉红”群体崛起,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对体制的捍卫;而基于网络直播平台的“网红”越发流行,标志着新生代网民政治参与兴趣消退,而转入自我表达和娱乐的心态。
  • 2017年中国互联网舆论分析报告
    出版时间: 2018年01月
    互联网治理力度持续加大,治理范围从时政类资讯延伸到娱乐八卦类信息,从少数“意见人士”触及广大普通网民。互联网“自媒体”发展面临拐点。目前,中等收入群体已成为网络舆论发声的主力军。极端个案引爆的舆情减少,但公众常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热点,抒发对阶层固化等社会深层问题的“集体焦虑”,引发共鸣。在整治网络乱象和保障网络表达之间找到平衡点,是未来互联网治理需要关注的要点。
  • 2018年中国互联网舆论分析报告
    出版时间: 2019年01月
    近年来,“报网端微”成为媒体矩阵的标配。随着短视频和音频消费的兴起,还有中国媒体和政府机构入驻西方社交网络,社会舆论的表达覆盖全媒体平台。意见表达类自媒体呈颓势,机构媒体的影响力上升。2018年中国的国际环境发生变化,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有关私营经济的议论一再引发困扰。稳定社会心理预期,成为经济稳定的重要前提。随着中国与国际社会的接触和摩擦增加,调节自信从容的大国心态,需要民众和政府一道努力。当前仍然需要强调十九大报告对基本国情的判断,即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尤其要协调好老百姓个人感受与国家宏大叙事的平衡,增强民众的获得感。
  • 2021年中国互联网舆论场分析报告
    出版时间: 2022年01月
    2021年舆论场正能量充沛,建党100周年在互联网上掀起热潮,疫情防控常态化,“中国打法”给中国人民带来安全感和体制信赖。西方“抵制新疆棉”等做法,引发中国网民愤慨。政府奋发有为,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与“打工人”对资本之恶的吐槽,形成舆论场的合力。舆论场对公众人物严格的道德审查,廓清了社会主义文艺空间,在某些个案中也出现了网络暴力。网络舆论场的理性建设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