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2016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

作者:
祝华新 潘宇峰 陈晓冉
出版日期:
2016年12月
报告页数:
19页
报告字数:
15859字
所属图书:
2017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2016年国内网络舆论场的一个显著变化,是政府对互联网的管控力度进一步加大,网上对政府决策和公共治理的“吐槽”大幅减少。“小粉红”群体崛起,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对体制的捍卫;而基于网络直播平台的“网红”越发流行,标志着新生代网民政治参与兴趣消退,而转入自我表达和娱乐的心态。

关键词:

网红舆论圈层问答型社区客户端算法小粉红意见人士

作者简介:

祝华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常务理事、互联网与新经济专业委员会主任。撰写2008~2009年度社会蓝皮书互联网舆情报告,参与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科技舆情监测与形象传播研究”等学术课题,主编多部专业研究报告,并应邀多次到各地进行网络舆情工作演讲和培训。

潘宇峰:男,陕西宝鸡人,北京大学哲学硕士,资深舆情分析师,擅长基于互联网舆情数据搭建各类指数模型并进行深入的数据分析。

陈晓冉: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舆情分析师。

文章目录
2016年网络舆情基本特征
  • (一)政府对互联网的治理保持持续高压态势
  • (二)“正能量”宣传在社交媒体中赢得话语权
  • (三)舆情热点向城市居民群体转移
  • (四)“广场式舆论”与“茶馆式舆论”背离
  • (五)全民法治意识增强,对热点案件的关切不减
  • (六)在网络热点问题上,意识形态因素凸显
  • (七)境内境外舆论场交互,民意隔阂需要沟通化解
·2016年舆论压力的量化分析
媒体生态和舆论分层
  • (一)网民结构与社会人口结构趋同,社会舆论分层
  • (二)微博、微信平台化,主导互联网舆论生成
  • (三)新媒体平台需要“总编辑”
  • (四)网络平台对公共生活的影响需要依法制约
  • (五)网民代际更新,网络流行议题和文化热点发生转换
  • (六)专业自媒体步入兴盛
网上正面宣传的“时度效”
  • (一)“小粉红”的人口学特征
  • (二)“小粉红”是富有文化自信的一代
  • (三)为年轻网民补充历史记忆,倡导理性爱国
  • (四)谨防民生问题政治化,也要避免意识形态宣传庸俗化
互联网治理和网络舆论场的前途
  • (一)把握好互联网治理和“网络群众路线”的尺度
  • (二)中央大力倡导“政务舆情回应”,建立舆情收集、研判、处置和回应机制
  • (三)“意见人士”工作提上政府日程
·2017年网络舆情风险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