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张庆鹏
机构: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
个人简介:男,1982生,山西吕梁人,2012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获教育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任教(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同时在广州市社会工作研究中心担任研究人员。任中国社会心理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为广州市社会科学联合会2016年“羊城青年学人”资助对象、第四届广州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优秀人才培养对象。主要研究领域:文化与社会心理学、青少年社会心理发展与亲社会行为塑造、青少年社会工作和青少年社区服务。
  •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 第17辑
    张庆鹏 寇彧 特邀主编 ; 杨宜音 主编 出版时间: 2020年02月
    研究和认识生活在中国文化中的人们的社会心理,发现和揭示民族文化和社会心理相互建构的过程及其特性,最终服务社会、贡献人类,这正是华人社会心理学者百年来孜孜以求的目标。《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继承了这一传统,发表有关华人、华人社会、华人文化的社会心理学原创性研究成果,以展示华人社会心理学的多重视角及最新进展。在社会变革和文化变迁的背景下,随着资源流动和人员流动的不断加剧,中国社会出现的群体类型越来越多,新型群体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动态而多变的过程,这就使得基于群体间接触和互动所形成的社会结构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群际互动的过程隐含了不同规范、习俗和价值取向之间的对话与交融,同时也折射出了不同群体之间由于权力和地位的差别而出现的合作、冲突或博弈,此外还有这些群体所依托的文化在频繁接触中所激荡出来的创意和智慧。本辑聚焦于群体心理与行为、群际互动与文化心理、群际亲社会行为和群际冲突等议题,通过对群际互动下的亲社会行为研究解读当代中国社会。
  • 疾病风险感知对群际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移情的中介作用
    出版时间: 2020年02月
    根据行为免疫系统理论,个体在进化过程中发展出了抵御潜在传染病威胁的心理和行为机制,这种规避传染病的倾向可能会影响个体亲社会行为互动。本研究采用独裁者游戏范式,博弈游戏的目标对象为不同类型的疾病患者(外群体成员),验证疾病传染性与致死程度对群际亲社会行为决策的影响,并且考察状态移情在疾病类型与群际亲社会行为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相比于非传染病,个体向服务传染病患者的慈善项目捐献的金额更少;(2)状态移情在不同类型疾病条件下亲社会行为表现中起中介作用:以低致死非传染病为控制组,低致死性传播疾病负向预测状态移情,从而降低亲社会行为表现,而高致死非传染病正向预测状态移情,表现出的亲社会行为更强烈。上述结果表明,感知到强烈的潜在风险可能会触发行为免疫系统,进一步影响后续的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