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刘璐婵
机构:
个人简介:
  • 社会救助信息化
    张振亮 刘璐婵 沙勇 出版时间: 2019年08月
    目前,社会救助领域已全面实施信息化,但是尚未有相应的教材来系统介绍该领域的相关知识。本书在社会救助领域中引入信息技术,有助于引导学生了解社会救助信息化的理论前沿,也有助于协助教师开展社会救助信息化实践教学。本书以社会救助信息化为主题,全面介绍了社会救助信息化的理念、路径与工具;在界定社会救助信息化内涵与外延的基础上,梳理了社会救助信息化的发展历程;介绍了社会救助信息管理系统的结构与模块;分析了信息化背景下社会救助管理功能的转变。此外,本书立足中国实际,并结合国外社会救助信息化实践,阐明中国社会救助制度信息化面临的现实挑战,并总结了大数据时代社会救助信息化发展面临的机遇。
  • 社会救助信息化概况
    出版时间: 2019年08月
    信息化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成为当今世界,特别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各类信息平台的应用进一步深化,网络互联、信息互通、业务协同稳步推进。统一完整的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基本形成,基础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初步建立,电子政务服务不断向基层政府延伸,政务公开、网上办事和政民互动水平显著提高,有效促进政府管理创新。信息化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
    关键词:
  • 社会救助信息化及其测度
    出版时间: 2019年08月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一个国家或地区信息化发展水平的高低成为衡量其现代化水平、综合国力与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在制定面向21世纪的国家发展战略中,推进信息化成为世界各国的首选战略。本章重点阐明社会救助信息化的内涵、层次及影响,分析社会救助信息化水平的测度方法及评价指标。
    关键词:
  • 社会救助信息化的体系、类型与反思
    出版时间: 2019年08月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化进程的深入,社会救助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还存在着保障不完善、体系不完整、制度“碎片化”等问题,与建设法治政府、严格依法行政的要求不相适应,需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予以解决。《社会救助暂行办法》总结新经验、确认新成果,把成熟的改革经验上升为法规制度,用法规形式巩固改革成果,使各项社会救助有法可依,实现了社会救助权利法定、责任法定、程序法定,为履行救助职责、规范救助行为提供了法制遵循。《社会救助暂行办法》是社会救助领域统领性、支架性法规,具有基础性和全局性作用,为提升社会救助工作法治化水平、释放社会救助制度改革红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关键词:
  • 社会救助信息管理系统的结构及其实现
    出版时间: 2019年08月
    根据《民政信息化中长期规划纲要(2009~2020年)》和《民政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要求,顺应信息化发展趋势,由民政部全国最低生活保障信息系统项目办公室牵头、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设计开发了全国最低生活保障信息系统应用软件。本章以该系统为例,详细介绍了社会救助信息管理系统的基本结构、设计逻辑、系统配置与管理。本章的学习目标是了解该系统的基本结构,掌握系统的设计思路,能够进行系统业务的配置与管理。
    关键词:
  • 社会救助信息管理系统基本模块
    出版时间: 2019年08月
    本章以由民政部全国最低生活保障信息系统项目办公室牵头、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设计开发的全国最低生活保障信息系统应用软件为例,详细介绍各个模块的功能与基本操作流程。本章的学习目标是熟悉该系统不同模块的主要内容,掌握基本的操作,最终做到独立操作该系统。
    关键词:
  • 信息化背景下社会救助管理功能的转变
    出版时间: 2019年08月
    社会救助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应用于低保、低保边缘、特困人员、临时救助、医疗救助等社会救助的申请、核对、初审、审批等。国家建立社会救助超级数据库,省建立数据转换中心,市县普遍建立服务器和终端采集系统,社会救助政策发布、数据统计、报表分析等主要通过网络完成。
    关键词:
  • 我国各级社会救助管理部门的信息化实践
    出版时间: 2019年08月
    自1993年设立国民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以来,我国信息化建设按照领域信息化、区域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四个方面有重点、有计划地展开。其中,民政信息化作为社会信息化的重点发展内容之一,一直受到国家战略层面的高度重视。依托于民政信息化的平台,社会救助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长远发展。总体来看,可以从三个层面对社会救助的信息化发展情况做出总结:国家部委层面、省级层面和县市级层面。不同层级的管理部门所需要面对的社会管理分工不同,因此在信息化建设的理念和实践方面都存在差异。
    关键词:
  • 我国城市社会救助信息化管理典型案例分析
    出版时间: 2019年08月
    2015年,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印发2015年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转变政府职能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建立统一的综合监管平台,推进综合执法。2015年6月,国务院又印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的意见》,大力推行“一窗受理、一站式”服务工作机制,将“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与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政务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建设等工作统筹考虑、协同推进。建立跨部门信息传递与数据共享的保障机制,加大信息化投入,按照统一规范和标准,改造升级各相关业务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
    关键词:
  • 社会救助信息化的国际实践与启示
    出版时间: 2019年08月
    西方国家在社会救助领域拥有较长的历史与比较丰富的经验,尤其是在信息化时代到来之后,主要发达国家在信息化建设和发展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并逐步将信息化手段运用到包括社会救助领域在内的社会工作及相关产业中,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绩。这其中,美国、日本以及德国是通过不同角度进行社会救助信息化工作的典型代表。
    关键词:
  • 大数据时代社会救助信息化的新发展
    出版时间: 2019年08月
    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并进入升级转型新阶段的环境下,互联网经济与大数据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开始发挥巨大的作用。由于社会救助是我国社会稳定与发展必不可少的保障措施,因此在社会工作中利用好大数据和信息化开展社会救助工作的要求不断提高。当然,由于我国社会救助工作在技术领域、信息领域、资源领域、监管领域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对于如何在大数据时代做好社会救助工作也提出了许多新问题、新挑战。推动大数据时代社会救助的信息化、智能化,更好地实现精准扶贫和社会的公正公平,不仅是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均衡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本章学习目标是对大数据时代社会救助信息化这个专题有基本的了解。重点在于如何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救助信息化新体系。难点在于如何准确理解大数据视域下的社会救助精准化与人口均衡发展问题。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