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杨曦
机构:郑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个人简介:

郑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直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区发展协会理事、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社会服务与教育工作委员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社区发展协会理事、专家委员会委员。主持国家级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2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获得省部级奖励2项。主要研究领域:社区治理、社区发展、社会心理学、老年与孝道。

  • 社区工作关系三阶段模式:专业反思与方法探索
    王继威 杨曦 出版时间: 2023年02月
    为回应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对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满足社区居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本书以“社工-社区”关系为基础,提出一套适合国情的社区工作关系三阶段模式,明确社区工作的短期、中期、长期目标和任务,探索实现路径和具体步骤,反思并梳理社区工作的专业方法和实操技巧。本书将为社区社会工作者和更大范围内的社区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工作理念转向和实务参考。
  • 河南省城市流动人口状况调查分析
    出版时间: 2019年07月
    本报告以社会治理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2019年开展的“城市流动人口调查”为数据来源,从城市流动人员的生活状况、职业发展与社会保障状况、生活态度和未来预期三个方面对河南省城市流动人口的状况进行衡量。结果发现,城市流动人员对现有工资水平的满意度一般,其业余文化生活形式单一,幸福感不高,对自我生活的评价较低,工作与加班时间大多超过了规定的范围,工作环境也不太理想,对城市具有一定的疏离感。其中有一小部分调查对象的合法权益频受侵害,究其原因,当前城市管理体制与省内城市流动人员快速增长间的不平衡是宏观原因,而城市流动人员自身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匮乏则是微观因素。针对河南省城市流动人口表现出来的特点,要根据城市流动人员不同的需求状况,提供高质量、与需求匹配的公共服务,以实现有效供给。
    关键词:
  • 河南省居民价值观调查报告
    出版时间: 2018年07月
    本报告以社会治理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2017年夏开展的“河南省居民价值观调查”为数据来源,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秩序观念、家庭代际观念、反腐倡廉意识四个方面对全省居民的价值观状况进行衡量。调查数据显示,河南省居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了解程度较高;超过八成的居民认为当前社会贫富分化严重,低收入群体的社会安全感相对较低;近九成居民认为孝观念并不过时,传统孝道的赡养观在当前社会仍然被民众广泛认同;多数居民对当地政府的反腐工作表示一般。网络媒体受到民众的关注,影响力日渐增强,家庭、社会风气仍然是影响居民价值观的主要因素。针对河南省居民价值坐标系统表现出来的特点,为了整合全社会的价值观,凝聚中华精神,可从改善民生提升价值认同、创新传播渠道、弘扬传统文化、加强基层政府建设、净化网络环境等方面着力。
    关键词:
  • 2010~2020年河南省科技人才流动状况调查分析
    出版时间: 2020年07月
    本文以2019年执行的“河南省科技人才流动状况调查”为数据来源,分析了2013年以来河南省科技人才流动的客观状况、影响因素及其满意度评价。调查发现,近年来河南省对青年科技人才的吸引力较大,但对高层次青年科技人才的吸引力略显不足;事业发展、工资福利待遇以及生活质量是影响科技人才流动的主要因素;科技人才对在河南工作和生活的总体满意度不高,其中,工作评价中单位的压力状况、管理制度和工资福利待遇满意度较低,生活评价中住房的满意度较低,城市评价中空气质量、当地人才政策以及基础教育水平满意度较低。建议有关部门均衡引才结构,尤其加大对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引进力度;优化人才环境,在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创新创业环境的同时,全方位提升人才服务保障水平;重视“引培结合”,健全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等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机制。
    关键词:
  • 2019年河南省县域老年人生活状况及服务需求调查报告
    出版时间: 2020年07月
    本报告针对河南省濮阳等5县60岁以上老人开展老年人生活状况和服务需求调查,调查发现:留守老人居多,九成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较好,但仍有10%左右的老人存在失能情况;老年人存在多元生活服务需求,包括常见疾病预防、健康讲座、老年营养等信息咨询和健康服务需求。绝大多数老年人倾向于居家养老。建议强化传统孝道观念,鼓励家庭养老;培育养老照护机构,推动相关制度的完善;发展社区托老、养老机构,提升老人对养老机构的信心;改善照护环境,打造多元照护模式;加强社区养老照顾平台建设,提升社区服务能力;以社区为依托,满足老年人实质性需求。
    关键词:
  • 郑州市精准扶贫“N+2”模式的经验及启示
    出版时间: 2017年07月
    郑州市加快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针对贫困户制定具体帮扶措施,探索形成了“N+2”精准扶贫模式。在脱贫攻坚进程中,郑州市各县市进行了行之有效的组织动员,成立了由市委领导班子牵头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统筹部署脱贫工作,协调落实脱贫政策,并通过创新产业支撑方式、开展特色易地搬迁扶贫、旅游扶贫、结对帮扶、动员社会资源等具体措施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下一步精准扶贫实践中,仍需通过增强帮扶措施与社会保障政策的衔接性、完善贫困识别和退出机制,提高精准扶贫程度、鼓励多主体参与,加强扶贫主体间协调沟通、理顺政策间关系,克服政策滞后和政策打架现象、重视能力扶贫和精神扶贫进一步增强扶贫工作的成效。
    关键词:
  • 社区研究概述
    出版时间: 2023年02月
    本文首先介绍了社区的基本概念,其次从滕尼斯的“社区”与“社会”、社区与城市:芝加哥学派与人文区位学、人类学式的社区深度研究、社会体系论的社区研究、社区的衰落与复兴等角度对社区研究的理论脉络进行梳理,最后以封建社会、新中国成立后、单位制、社区制、从社区管理到社区治理作为时间线梳理了我国基层管理体制的演变。
    关键词:
  • 社区工作与社区营造
    出版时间: 2023年02月
    本文首先介绍了社区工作的概念以及国内社区工作的基本情况,并以德国、英国和美国为例介绍了国外社区工作的发展状况,其次介绍了社区营造并梳理了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的社区营造发展脉络,结论表明,社区营造可以引导居民积极参与群体性互动,实现社区自治。
    关键词:
  • 社区工作的专业反思与重构
    出版时间: 2023年02月
    党的十九大报告以及十九届四中全会对我国社区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社区治理和社区工作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但目前我国的社区工作仍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通过项目评估和访谈的方式探讨我国社区社会工作专业性缺失的问题,并深入剖析原因,提出解决办法。结论表明,社区社会工作要在本土基层治理文化和坚持专业性之间找到“互构谐变”的结合点与平衡点,而这个结合点正是社区中的“人”。社会工作者与社区的关系本质上是一种与社区居民总体上的信任关系。要以“关系”为核心构建行动反思框架。
    关键词:
  • “社工-社区”关系三阶段
    出版时间: 2023年02月
    本文首先介绍了社区工作的过程理论与阶段划分,将社区工作的阶段按照社区信任关系的程度和关系的时间变化规律,划分为社区关系三阶段。其次阐述了“社工-社区”关系的时空演变规律。时间分布图表明社工与社区建立关系,不是持续性上升的,而是阶梯式上升的。空间分布图则可以清晰地展示社会工作者与不同类型的社区居民之间的关系。最后基于社区工作总体目标和社区关系的时空变化规律,梳理出社区关系三阶段的特点、目标、任务、判断指标。
    关键词:
  • “社工-社区”关系初期阶段实务
    出版时间: 2023年02月
    “社工-社区”关系的初期阶段,对社工来说是开展工作最困难的一个阶段。当前我国绝大多数购买服务项目的社区,社工与社区的关系处于初期阶段,因此初级阶段实务尤为重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初期阶段局面的打开方式,其次结合案例从“了解社区、把握需求、提高知晓度、发展社区志愿者和积极分子”几个方面详细论述了社区关系初期阶段社会工作者需要掌握的专业方法和具体技巧。除此之外还从语法技巧、一般说服模型两个方面阐述了社区沟通的语言技巧。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