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李晓婷
机构:北京工业大学
个人简介:

北京工业大学文法学部副教授、北京社会管理研究基地研究人员,博士。

  • 北京市延庆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考察报告
    出版时间: 2011年07月
    当前,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已经成为缩小教育差距、推进教育公平发展的重要手段。延庆县从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业务素质、加强县域内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均衡配置,通过“开放式”办学引入优质教育资源、推进课程改革,提高育人质量等方面入手加快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并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但也存在优质教育资源短缺、寄宿制学生的道德养成以及资金不足等问题。
  • 北京高校青年教师生存状态研究
    出版时间: 2010年07月
    20世纪末21世纪初我国高等教育开始了扩招、合并以及以市场化为取向的改革,高等学校的生态环境在短短十余年发生了深刻变化。高校教师群体内部出现了收入分化、资源获得能力的分化、成长分化以及学科分化,以青年讲师及助教为主体的高校青年教师队伍面临职业成长和现实生存等诸多挑战。如何改善高校青年教师的生存环境问题,不仅关系到高校青年教师个人成长的问题,同时也关系到高校的未来发展问题。
  • 我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研究——以北京市大栅栏街道B社区为例
    出版时间: 2017年09月
    网络化治理是对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的创新发展,体现了地方政府在执政理念与治理方式上的转变。北京市大栅栏街道B社区在政府主体的主导作用下,充分发挥社区社会组织的力量,建立起街道政府、社区居委会、社区社会组织和居民等多元主体合作的社区网络化治理模式,完善了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有利于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和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丰富了我国城市社区的治理实践。
  • 合作、动员、陪伴: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区治理的实践路径探究
    出版时间: 2022年11月
    在协同共治的基层社会治理结构中,社会组织作为重要外部力量参与基层社区治理,在规范引导、培育赋能、搭建平台、联动机制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实地调研发现,社会组织采用“系统性引导,陪伴式参与”的方式贯穿社会治理项目始终,面对不同的社区治理主体选择不同的参与路径:面对社区居委会,采取“服务效果”逻辑下的合作路径;面对社区居民,采取“需求导向”逻辑下的参与动员路径;面对社区社会组织,采取“有效运转”逻辑下的陪伴成长路径。面对存在的问题,需要从基层政府和社会组织自身出发继续深入探寻社会组织融入社区治理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