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孙旭
机构:
个人简介:

新疆五家渠人,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人类学研究中心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历史人类学、族群与区域文化。先后在中山大学人类学系获得法学学士(2009)、法学硕士(2011)和法学博士学位(2014)。长期关注清代中期以来贵州东南部都柳江流域侗族的社会组织、人群关系及其历史变迁。近期关心的研究问题包括“两高”(贵广高铁、夏蓉高速)修建和贯通背景下侗族社会整体变迁、都柳江流域侗族传统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创新、贵州黔东南州黎平县侗族“款词”的收集和整理、无文字民族的历史观念。

  • 集体中的自由——黔东南侗寨的人群关系与日常生活
    孙旭 出版时间: 2019年08月
    本书基于历史资料、地方档案、民间文献、口述历史记忆,对贵州东南部都柳江流域九个侗族村寨构成的传统社会组织自清代中期以来的变迁做了细致而微的考察,并探讨了侗人以关系界定历史的历史观念。在此基础上,通过人类学田野调查,观察并理解这一区域性社会组织内部群体结合的结构性范畴、礼俗规范、人群关系和日常实践,以呈现侗人集体生活的结构化过程。最后,以该地方人群进入现代性情境中与更广阔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体系的遭遇作为落脚点,阐释了传统社会组织的关系结构和社会规则如何通过人们的反思性实践,在现代变迁中延续与转型,以及生活于其中的侗人如何因应并达至自我人生意义的实现。
  • 侗寨人群关系调查研究概述
    出版时间: 2019年08月
    本文为侗寨人群关系研究概述。首先介绍了研究缘起,梳理了现有研究成果,提出了侗族人群关系和日常研究的问题意识;其次概述了研究的三个理论思路,指出集体与个体的关系是研究关注的核心问题;再次介绍了田野的概况及调查过程;最后概述了研究的整体安排。
    关键词:
  • 时空与人群:流域背景、款组织活动与南江人的历史记忆
    出版时间: 2019年08月
    本文为南江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历史变迁和人群构成的论述。首先介绍南江河流域的情况,详细阐述河流带来的贸易与人口流动、自然生态影响下的生计、人群身份的变化和认同;其次介绍作为当地人群活动基底的款,指出这一区域社会文化之变迁,与款和人群的变迁相伴始终;最后结合历史文献、口传资料对南江河流域的“四脚牛”款组织以南江为中心的分拓过程进行梳理,关注南江人如何通过他们自身的历史话语解释区域中的人群关系。
    关键词:
  • 制度变迁与社会生活(1952~2013):南江人群关系的微观政治
    出版时间: 2019年08月
    本文聚焦于国家政治和侗寨内的微观政治。文中首先介绍土地改革以来的国家政策和对基层组织、政权的建设,指出其不断重构着岑吾寨人群生活的组织方式;随后将当下村寨内、行政村、镇与村寨之间的管理和权力运作与过去半个多世纪的国家之政治过程联结起来,梳理出一条脉络,并总结出南江人当下的生活、人群分类、权力关系、权利意识等均处于一种变与不变共同作用的情境之中,影响着当地人群的关系与日常实践。
    关键词:
  • 人群结合的结构性范畴:人群归类、身份认同与行动界限
    出版时间: 2019年08月
    本文基于岑吾寨来讨论寨里寨外的人群结合的结构性范畴:房族、寨集体、年龄群体。文中先后介绍了不同的人群的聚合方式,其中包括基于血缘和地缘的内向凝结、基于年龄的文化阶序和集体观念下的转换逻辑,指出这是一个人所处的多重的人际关系运作的规则。最后总结出个人的行动处在一种并不清晰的状态中,如何去定位自己,或者借着诸多原则赋予自身选择之意义是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
  • 集体的“生产”:侗寨集体活动的结构化过程
    出版时间: 2019年08月
    本文以岑吾寨自2012年初开始的历时近一年的集体活动——起古楼、修球场展开。文中先后详细介绍了修建活动中的争执与矛盾,以此展现寨众之集体观、平权观,基于各类原则聚合的人群之运行规则。其中人们的争吵、讲闲话、讲礼性、爱面子的“细碎”文化,通过具体的日常实践展现出来。最后指出基于实践的观察和理解,可以把握侗人文化的复杂性。
    关键词:
  • 细碎的文化:集体中的礼俗规范与日常实践
    出版时间: 2019年08月
    本文通过个人经历和许多小故事,展现侗人的“细碎”之文化。文中先后介绍了与侗人交往的“失礼”经历,以及村中人“讲闲话”的案例,指出侗人这些“细碎”的文化,在具体的日常实践中发挥着非比寻常的作用,制约着每一个人的言行,从而影响到集体和政治生活的运行。
    关键词:
  • 流动的人:卷入市场的人群关系与日常生活
    出版时间: 2019年08月
    本文介绍卷入市场新变化的侗人人群关系及日常生活。文中从口述史展开,首先对岑吾寨的外出打工者或有打工经历的人开展有关他们打工历程之访谈;其次通过在广东打工地的调查来展现他们在广东的生活;随后关涉他们在这一过程中心态、观念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他们生活实践的影响;最后关注他们原有的人群关系如何跨空间地将打工者和他们的家乡联系起来。
    关键词:
  • 黔东南侗寨人群关系和日常生活研究回顾
    出版时间: 2019年08月
    本文从人群关系和日常生活的角度,对侗人的社会文化研究进行了分析与回顾。文中指出研究沿着两条相互关联的线索展开,一方面,通过口传历史的收集去梳理“七佰南江”这一村寨联合形成的过程,讨论来自国家和市场的影响引发的地方社会的变迁;另一方面,基于南江的一个侗寨,探讨侗人生活的结构性范畴,以及他们日常生活中的礼俗规范和实践,展现在具体的情境化场景中侗人如何因之而实践。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