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陈斯洁
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家治理现代化与社会组织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
个人简介: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博士研究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家治理现代化与社会组织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与人才发展、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社会治理。

    暂无内容
  • 2019年民办非企业单位发展报告
    出版时间: 2020年10月
    民办非企业单位作为社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能够有效弥补政府部门、市场组织在公共服务领域的不足,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公共产品及服务,从而满足社会公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2019年我国民办非企业单位总量再创新高,提供社会公共产品及服务的能力逐渐提升,在公共服务领域及解决就业等方面发挥出巨大的能量。为进一步促进民办非企业单位健康发展,本报告分析了2019年我国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省域分布及变化情况,运用泰尔指数分解方法来测算我国民办非企业单位总数分布的空间差异,并从五大国家级区域发展战略的视角出发,分析我国民办非企业单位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发展格局。同时,本报告还呈现2019年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结构分布情况及经济贡献情况。最后,结合民办非企业单位发展状况及实证研究结果,本报告提出未来民办非企业单位应明确自身的定位和使命,优化民办非企业单位的产权制度设计,完善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制度建设,以明确制度规范约束民办非企业单位的领导者、经营者、出资者以及员工的行为,同时拓展资金筹集渠道,全面了解社会对于公共服务的需求,加强对人才队伍的培养和管理,从而促进民办非企业单位高质量、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
  • 2020年中国民办非企业单位发展报告
    出版时间: 2021年10月
    民办非企业单位是社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我国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在数量上继续增长,在特定领域如疫情防控、扶贫开发、教育文化、应急救援、环保公益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实现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本报告对2020年我国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回顾,分析了其自2007年以来的总量变化及省域分布情况,并借助泰尔指数进一步测算了各区域发展的空间差异。在此基础上,报告分析了京津冀地区、长江经济带地区、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地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区域等重大国家战略发展区域民办非企业单位发展情况。报告建议新时代促进民办非企业单位健康发展应加强民办非企业单位党的建设,创新党建活动方式;优化民办非企业单位的产权结构划分,完善民办非企业单位内部治理制度建设;引导民办非企业单位均衡发展、合理布局;加强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促进民办非企业单位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 2020~2022年突发公共事件背景下北京市街道社区社会动员机制研究报告
    出版时间: 2022年06月
    新冠肺炎疫情突袭而至,北京市迅速响应,形成全社会共同抗击疫情的合力,实现突发公共事件背景下社会动员的各个目标。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成效显著,但也暴露出不少深层次的问题,北京市街道社区社会动员机制仍存在不足,缺乏应急管理全过程动员理念,应急动员机制结构功能失衡,制度环境已不能适应应急社会动员的需要,应急社会动员缺乏韧性、策略单一,对大数据等新技术应用不足。未来,北京市应加强风险管理、危机管理阶段的社会动员,破除制度鸿沟,提升精细化社会动员水平,落实应急全过程、动员全阶段的应急社会动员相关制度,“刚柔共进”促进社会动员策略转型,在应急管理过程中加强对于新技术的运用。
    关键词:
  • 2021年中国民办非企业单位发展报告
    出版时间: 2022年10月
    我国民办非企业单位始终是参与基层治理、提供公共产品及公共服务的重要力量。2021年,我国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数量增长趋势有所减缓,但其总量仍呈现正增长态势,我国愈加注重民办非企业单位发展质量的提升,不再一味追求民办非企业单位数量的增长,未来我国民办非企业单位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本报告对民办非企业单位2021年的总量变化及省域分布情况、各区域发展的空间差异、五大国家战略发展区域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发展情况、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结构分布与行业分布及其对就业贡献和对经济贡献情况进行分析,全方位呈现我国民办非企业单位2021年的发展状况。新时代推动民办非企业单位高质量发展,要进一步加强民办非企业单位党组织建设,强化党组织的组织覆盖、工作覆盖和活动覆盖;进一步提升民办非企业单位的专业水平,完善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内部治理机制;强化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监管力度;完善民办非企业单位的退出机制。
    关键词:
  • 以新质生产力驱动中国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报告
    出版时间: 2024年11月
    社会组织作为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力量,其创新发展将赋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虽然2023年我国社会组织数量仍呈现负增长,但在各地政府的支持下,我国社会组织在全面加强党建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助力科技自立自强、助力乡村振兴、助力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就业、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净化社会组织生态空间、参与国际交流合作等领域取得了瞩目成就。在社会组织创新发展的进程中,政策统筹是社会组织创新发展的引擎,需求拉动是社会组织创新发展的原动力,技术创新是社会组织创新发展的加速器,文化传承发展是社会组织创新发展的基石。为此,一方面,要以党委领导下的有为政府促进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坚持党的领导,实现可持续发展;完善机制转型,强调需求导向;优化资源配置,动态调整投入;构建关系网络,推动多元融合;优化生态环境,打造良性空间。另一方面,有序推进社会组织实现高质量发展。社会组织要提升党建工作质量,实现自主转型,树立全周期服务理念,提升服务能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创新制度开放体制,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完善共同缔造的模式。
    关键词:
  • 2023年中国民办非企业单位发展报告
    出版时间: 2024年11月
    民办非企业单位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不仅服务社会的不同群体,还为社会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等社会各领域中都发挥着积极作用,促进了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本报告对2023年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现状和发展情况进行梳理,对其总量变化及省域分布情况、各区域发展的空间差异、国家战略发展区域民办非企业单位变化趋势、结构分布与行业分布及其对就业贡献和对经济贡献情况进行分析。在推进我国民办非企业单位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要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与党组织建设,创新党建模式;拓宽资源获取渠道,优化资源配置机制,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构建协同治理网络,完善内部协同机制;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提升内部管理能力;加快立法进程,细化扶持政策。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