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落过疏化与乡土公共性的重建
出版时间: 2019年03月
自人类步入现代社会以来,伴随着工业文明的勃兴和巨型城市的崛起,以乡村为中心的传统文明结构开始发生根本性变动。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拉动下,农村人口不断流入城市,城乡人口结构发生巨大变化。都市的人口密度越来越高,而乡村尤其是那些偏远村落,则成为人口稀少的过疏地域,并由此而走向衰落。无论是欧美早发现代化的发达国家,还是后发的非西方发展中国家,都大体经历了这一过程。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我们可以说“都市的兴起和乡村衰落在近百年来像是一件事的两面”(费孝通,2007:254),成为时代变迁的重要标记。在现代工业社会,“对农民来说,农业的历史是痛苦的发展史,因为他们的精神状态和传统制度很难适应工业社会的需要,似乎有一种经济的和社会的衰退规律在威胁着农村社会”(让·雄巴尔-德洛夫,1985:59)。那么,工业化和城市化背景之下的乡村地域过疏现象为什么会发生,其进程到底会对现代社会产生哪些影响,则是学术界多年来密切关注的问题。本文试从公共性的研究视角,探讨村落过疏化背景下乡土公共性危机的发生及表现,并寻求重建之道。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