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陆奇斌
机构:北京师范大学风险治理创新研究中心
个人简介:

副教授,现任北京师范大学风险治理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中国风险治理创新项目实验室副主任。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08~2010年在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是应急管理、易经思想、风险文化、组织行为等。主要著作有《灾害治理实证研究》、《社会组织稳态联盟的形成机制研究》、《中国公益金融创新案例集》、《社会责任投资实践指南》(译)、《巨灾与 NGO:全球视野下的挑战与应对》等。

  • 中国风险治理发展报告(2020~2021)
    陆奇斌 张强 钟开斌 主编 出版时间: 2022年10月
    2020~2021年这两年来,对中国乃至全世界来说都是极为不平凡的,各类风险事件频发,尤其是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危及了社会的稳定和全球发展进程,给各国的国家风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带来了极大的考验。联合国《2015~2030年仙台减少灾害风险框架》提出风险治理全社会参与模式,需要直面这一考验的不仅是各国政府部门,也涉及社区、学校等基层场域以及企业、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还会涉及狭义层面的风险应对和应急管理系统、广泛的公共服务递送体系乃至深层的社会文化框架。为此,本书希望能够从社会治理的多元主体、风险治理的不同场域以及公共服务国际比较的视角来立体展现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发展中大国在应对风险层面的时代性特征。本书共包含九篇报告,第一篇为总报告,第二到第九篇从不同的角度,同时结合国际视角刻画中国风险治理的当前发展情况及对今后工作的展望。本书总报告以影响全球的重大风险事件新冠肺炎疫情为切入点,总结我国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统筹发展和安全的系列举措。从全球风险耦合复杂化的角度出发,总结全球面临的主要风险,以欧洲、非洲等地区为例,简介了国家和地区在面临风险时的应对策略。从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角度,展示全球风险治理的重大进展,为政策制定者、公共管理实践者、研究者在高度不确定性的世界寻找确定性,以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形势的不确定性,为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提供借鉴与启示。本书第二到第九篇从社区、学校等基层场域及企业、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的角度出发,以新冠肺炎疫情下不同主体的应对方式为例,论述当前不同主体风险治理的发展状况和未来展望。第二篇报告从韧性社区框架下的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和安全社区建设实践的现状展开分析,并给出未来社区风险治理的发展建议;第三篇报告通过对学校安全创新进行分析梳理,总结中国学校安全的创新发展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路径;第四篇报告总结社会组织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风险治理情况及经验,并对今后社会组织参与风险治理进行趋势展望;第五篇报告通过梳理中国企业参与风险治理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具体表现和面临的问题,为企业参与风险治理提供更多开放性思路和可持续性路径;第六篇报告以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应急物资保障为切入点,总结我国应急物资体系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为未来应对巨灾峰值需求提供启示;第七篇报告以基金会为代表的社会组织参与应急救援行动为案例,对基金会在我国风险治理中发挥的独特作用进行梳理、分析和反思,总结社会组织参与风险治理的价值和可提升空间;第八篇报告以“iwill志愿者”的联合抗疫行动为例,讲述应急志愿服务在应急管理中参与人力供给、知识传递、服务递送和社会调节的情况,探索专业志愿者参与国家风险治理的新机制;第九篇报告通过分析新冠肺炎疫情下国际国内四种不同水平的社区公共服务供给和社区自治模式之间的差异,为实现不同情境下公共服务的可持续性、实现风险治理和应急管理的重要目标提供不同的国际案例借鉴。
  • 中国社会组织“走出去”的行动路径——基于典型案例的探寻(2015~2017)
    出版时间: 2018年06月
    随着社会治理创新的日益深化,中国社会组织不仅成为构建现代社会服务体制、完善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力量,也顺应全球发展趋势逐步走出去参与国际发展,为践行“南南合作”、“一带一路”建设等做出贡献。为此,本文试图全景式勾勒中国社会组织参与全球治理的现实意义和既有形态,并通过典型案例研究发现,人道援助使命、组织自身战略和国家政策响应成为中国社会组织“走出去”的主要驱动因素,并形成相应的行动路径。本文最后探讨的中国社会组织“走出去”面临的挑战,可供未来更多的社会组织和相关政策部门借鉴。
    关键词:
  • 2020~2021年中国风险治理发展报告
    出版时间: 2022年10月
    本文以影响全球的重大风险概览为切入点,在勾勒国际风险耦合复杂化的整体性背景基础上,重点围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文简称“新冠肺炎疫情”)和极端气候变化风险等当前涌现的重大风险场景,结合“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系统总结我国统筹发展和安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面临的挑战和举措。2020~2021年,我国风险治理重点领域包括韧性社区建设、安全学校发展、社会力量参与、私营部门协同、应急物资保障等。本文拟为政策制定者、公共管理实践者、理论研究者推进风险治理、积极应对高度不确定性提供宏观性的视角。
    关键词:
  • 2022~2023年中国风险治理发展概况
    出版时间: 2023年11月
    2022~2023年度,我国的风险治理取得了显著进展。在不断完善风险治理体制机制、规章制度的同时,我国发展了更先进的防减灾工具和策略、制定了更合理的新冠疫情防控政策,建立了更加规范透明的安全生产环境,使得我国在气候变化、公共卫生和安全生产领域的风险治理水平稳步提高。同时,数智技术和高精尖科技的运用与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相结合,进一步打破了风险治理中的横纵向信息壁垒,为风险治理提供了更强大的支撑。然而新兴风险和耦合风险的出现使得风险治理充满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更加难以预测和规避,加之基层较薄弱的安全发展风险意识,为未来风险治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在更高层面上统筹安全和发展的同时,要以《“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和《“十四五”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等政策为指导,更加全面深入地进行基层调研和实践,以确保风险治理的基础牢固可靠,直面风险治理中的新形势、新风险和新挑战。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