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王建兵
机构:甘肃省社会科学院
个人简介:

男,汉族,1971年1月出生,甘肃武威人,研究员、农学博士。1996年本科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2005年获得农业经济硕士学位、2013年获得农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县域经济、生态经济、农村发展和贫困问题领域的研究工作。1996年至今在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工作,现任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甘肃省社会科学院贫困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二级研究员。社会主要兼职有甘肃省政协农业委委员、中国农村发展学会理事、中国农经学会理事、甘肃省“四个一批”理论人才,甘肃省委讲师团成员、甘肃省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甘肃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劳动经济学会理事、中国社科农经协作网络理事、甘肃省委讲师团成员、甘肃省委党校特聘教授、甘肃省政协智库专家、定西市牧草联盟特聘专家。第一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主持或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美国国立健康研究项目、世界银行项目、联合国环境署GEF项目、甘肃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中科院战略先导科技专项等、省级部门规划和专题调研项目近百个。出版专著10余部。在《草地学报》《草业学报》《中国沙漠》《中国农学通报》等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连续10年作为首席专家主编甘肃蓝皮书·县域;主编完成的专著《与农民朋友谈旱作农业》,2010年获西部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和甘肃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主编的专著《甘肃省水利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研究》,2018年获甘肃省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

  • 甘肃县域社会发展评价报告(2015)
    刘进军 柳民 王建兵 主编 出版时间: 2015年01月
    本书是由甘肃省社会科学院与甘肃省统计局合作编写的第四本关于“甘肃省县域社会发展水平评价”的分析报告。报告基于甘肃省统计局提供的县域统计数据,系统分析了2013年度甘肃省77个县(市、区)的社会发展水平。研究目的一是通过客观、公正地评价甘肃省县域发展的总体情况,引导县域在重视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各项事业的和谐发展;二是为各县(市、区)提供一个动态、综合、直观、公平公正的参考坐标,帮助各县拾遗补阙,更好地认识自身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反思发展过程中存在或出现的问题,为省、市、县各级政府制定短期和长期发展规划提供可行的理论和决策依据;三是通过计算,为理论界提供一个评价依据,为学术界进一步探索县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提供一个科学的数据基础,以推动全省县域社会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全书分为总报告、评价篇和专题篇三大部分。2013年,甘肃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好中求快工作总基调,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本书研究认为,2013年度甘肃省县域社会发展保持较快速度,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总体呈现以下特征:一是县域社会发展水平整体稳步提高,但区域发展极不平衡;二是县域社会子系统变化幅度较大,县域发展特征日趋明显;三是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但总体水平不高、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依然严重;四是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但区域差距呈拉大趋势;五是生活环境质量总体向好,但环境保护任重道远。2015年,面对全省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严峻形势,要牢牢把握提高质量和效益这一中心环节,县域社会发展的重点:一是不断优化县域功能,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二是增强县域社会发展能力,提高县域综合竞争力;三是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四是深化体制机制创新,为县域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五是创新县域扶贫机制,努力缩小区域差距。突出以改革促发展,以改革促民生改善的思路,努力推进县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 甘肃县域和农村发展报告(2024)
    陈波 王琦 王建兵 主编 出版时间: 2024年01月
    甘肃蓝皮书《甘肃县域和农村发展报告(2024)》,是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和甘肃省统计局共同合作编写的关于甘肃县域经济社会分析的年度报告。本书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总报告,结合县域竞争力评价结果,分析了甘肃县域经济社会的总体情况。第二部分为评价篇,分析了甘肃省86个县(市、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结合构建的县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将甘肃省86个县(市、区)分为67个县(市)和19个市辖区进行分类评价。第三部分为专题调查篇。按照甘肃省四强行动中“强县域”的要求,选择工业主导、农业优先、城市服务、生态功能、文旅赋能等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县域为调查对象,从发展历程、主要经验和做法、发展启示几个方面进行调查。第四部分为农业农村篇。选择甘肃城乡融合背景下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研究、甘肃农村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与对策、甘肃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甘肃农民收入结构及增长机制研究、甘肃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研究等课题,通过专题研究,以期为甘肃县域和农村发展提出可参考的建议与对策。课题组通过构建县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2022年甘肃省86个县(市、区)和14个市(州)经济社会发展数据进行分析计算,总结提出2022年甘肃省县域竞争力发展特征及面临的问题:一是经济总量不断扩大,但区域发展差异明显,产业结构失衡;二是城镇化率提升,但居民收入依旧较低;三是财政赤字有所缩减,但银行存贷风险居高不下,面临财务及金融风险;四是县域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但人口与资源配置不协调问题仍然突出;五是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居环境逐年改善,但县域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部分地区基础设施仍待改善;六是各县(市、区)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及资金投入逐年提升,乡村从业人员素质需继续提高。针对以上问题,课题组结合甘肃省实际,从转变政府职能、强化基层党组织内生动力、深化改革增强县域创新驱动力、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文旅产业融合、严守生态底线等六个方面,提出促进甘肃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指示要求,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甘肃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决策部署,深刻认识强县域行动的现实意义,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深入转变发展方式,以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质量变革,加快形成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有力有效推动强县域行动落到实处,以县域高质量助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
  • 甘肃省县域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与完善
    出版时间: 2015年01月
    简要介绍了甘肃省县域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延续2009年、2011年和2013年指标设计思路,针对指标数据的调整范围,制订出2015年度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社会结构、教育发展、经济效益、生活质量、基础设施、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和生活环境共8项一级指标、25项二级指标、47项三级指标,并系统地描述了计算方法与评判标准。
    关键词:
  • 2013年甘肃省县域社会发展评价与分析
    出版时间: 2015年01月
    本报告对2013年甘肃省77个县(市、区)县域社会结构子系统、教育发展子系统、经济发展子系统、生活质量子系统、基础设施子系统、社会保障子系统、公共产品子系统和生活环境子系统8个指标进行计算、排序和分析,并与2009年、2011年相应指标进行对比,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截面为全省县(市、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动态的、相对的参照坐标。
    关键词:
  • 甘肃省县域社会发展空间演化格局
    出版时间: 2015年01月
    本文首先以GIS理论为指导,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将2007年、2009年、2011年、2013年甘肃省77个县(市、区)按甘肃县域社会发展评价的评定标准划分水平梯度区,并对研究地域进行分类;其次,利用GIS制图方法研制县域社会发展与评价指标体系的8个子系统(社会结构、教育素质、经济效益、生活质量、基础设施、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生活环境)空间演化格局分布图,直观形象地反映空间上变迁趋势,并对其空间演化格局变迁趋势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
  • 2013年甘肃省各市(州)所辖县域社会发展评价与分析
    出版时间: 2015年01月
    本文将甘肃省77个县域的社会发展按8个一级指标,即社会结构、教育发展、经济发展、生活质量、基础设施、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及生活环境子系统进行划分归类,分为倒金字塔形、纺锤形、正金字塔形和沙漏形4个类型。通过14个市(州)总体及分市(区)对县域进行系统评价,根据各县域社会发展不同领域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 甘肃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
    出版时间: 2015年01月
    新型城镇化是甘肃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和城乡一体化的重大举措,也是县域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在总结甘肃省城镇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查清制约甘肃省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然后从破解城乡二元体制,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注重规划先行,实现土地资源的有序利用,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多元化拓宽建设投融资渠道,提高城镇产业支撑能力等七个方面提出了甘肃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 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区精准扶贫研究
    出版时间: 2018年01月
    六盘山片区地处黄土高原中西部及其与青藏高原过渡地带,这一片区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于一体,是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贫困问题最突出、攻坚难度最大的片区之一。片区覆盖宁夏西海固地区、陕西桥山西部地区、甘肃中东部地区及青海海东地区61个县(区)。加快六盘山片区区域发展步伐,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 甘肃省精准扶贫问题研究
    出版时间: 2018年01月
    甘肃省是国家贫困发生率最高的省份之一,这些贫困县(区)主要集中分布在黄土高原残垣沟壑区、秦岭—六盘山支脉石山区和青藏高原高寒冷凉区,脱贫攻坚难度大、扶贫成本高。本文通过分析甘肃省贫困地区贫困的现状、总结精准扶贫的具体做法,对比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提出了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整合和统筹扶贫资源等方面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 2022年甘肃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报告
    出版时间: 2024年01月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推进甘肃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落实国家“十四五”规划和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总体布局,以及《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的一系列重大举措,课题组通过构建县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2022年甘肃省86个县(市、区)和14个市(州)经济社会发展数据进行分析计算,总结提出2022年甘肃县域竞争力发展特征及面临的问题:一是经济总量不断扩大,但区域发展差异明显,产业结构失衡;二是城镇化率提升,但居民收入依旧较低;三是财政赤字有所缩减,但银行存贷风险居高不下,面临财务及金融风险;四是县域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但人口与资源配置不协调问题仍然突出;五是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居环境逐年改善,但县域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部分地区基础设施仍待改善;六是各县(市、区)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及资金投入逐年提升,乡村从业人员素质需继续提高。针对以上问题,课题组结合甘肃省实际,从转变政府职能、强化基层党组织内生动力、深化改革增强县域创新驱动力、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文旅产业融合、严守生态底线等六个方面,提出促进甘肃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