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柳民
机构:甘肃省统计局
个人简介:

男,汉族,1956年3月生,山东栖霞人,198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3年1月参加工作,大学学历,兰州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经济学学士。1988年9月至1989年7月,在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习;1989年9月至1990年12月,在联邦德国学习宏观经济管理。1991年6月,省政府办公厅综合计划处处长;1995年7月,武威地区行署副专员;2000年3月,省政府研究室(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2005年7月,省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党组成员;2008年11月至今甘肃省统计局副局长、党组成员。

  • 甘肃县域社会发展评价报告(2015)
    刘进军 柳民 王建兵 主编 出版时间: 2015年01月
    本书是由甘肃省社会科学院与甘肃省统计局合作编写的第四本关于“甘肃省县域社会发展水平评价”的分析报告。报告基于甘肃省统计局提供的县域统计数据,系统分析了2013年度甘肃省77个县(市、区)的社会发展水平。研究目的一是通过客观、公正地评价甘肃省县域发展的总体情况,引导县域在重视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各项事业的和谐发展;二是为各县(市、区)提供一个动态、综合、直观、公平公正的参考坐标,帮助各县拾遗补阙,更好地认识自身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反思发展过程中存在或出现的问题,为省、市、县各级政府制定短期和长期发展规划提供可行的理论和决策依据;三是通过计算,为理论界提供一个评价依据,为学术界进一步探索县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提供一个科学的数据基础,以推动全省县域社会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全书分为总报告、评价篇和专题篇三大部分。2013年,甘肃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好中求快工作总基调,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本书研究认为,2013年度甘肃省县域社会发展保持较快速度,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总体呈现以下特征:一是县域社会发展水平整体稳步提高,但区域发展极不平衡;二是县域社会子系统变化幅度较大,县域发展特征日趋明显;三是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但总体水平不高、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依然严重;四是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但区域差距呈拉大趋势;五是生活环境质量总体向好,但环境保护任重道远。2015年,面对全省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严峻形势,要牢牢把握提高质量和效益这一中心环节,县域社会发展的重点:一是不断优化县域功能,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二是增强县域社会发展能力,提高县域综合竞争力;三是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四是深化体制机制创新,为县域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五是创新县域扶贫机制,努力缩小区域差距。突出以改革促发展,以改革促民生改善的思路,努力推进县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 甘肃县域社会发展评价报告(2013)
    曲玮 柳民 魏胜文 主编 出版时间: 2013年01月
    本书是由甘肃省社会科学院与甘肃省统计局合作编写推出的第三本关于“甘肃省县域社会发展水平评价”的分析报告。报告基于甘肃省统计局提供的县域统计数据,深入、系统地分析了2009~2011年度甘肃省81个县(市、区)社会发展水平。一是通过客观、公正地评价甘肃省县域社会、经济各个方面发展的总体情况,引导县域在重视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关注社会各项事业的和谐发展;二是为各县(市、区)提供一个动态的、综合的、直观的、公平公正的参考坐标,帮助各县域拾遗补缺,更好地认识自身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反思发展过程中存在或出现的问题,为省、市、县各级政府制定短期和长期发展规划提供可行的理论和决策依据;三是通过数据计算,为理论界提供一个评价依据,为学术界进一步探索县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提供一个科学的数据基础,以推动全省县域社会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全书分为总报告、评价篇和专题篇三大部分。 2012年是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关键的一年,也是为实现“十二五”转型跨越发展目标要有所突破的一年。“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和重要基础,县域社会发展在统筹城乡、解决“三农”问题中起着至关重要的承启作用。通过计算、对比、分析,本书认为,2009~2011年度甘肃省县域社会发展保持了较快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丰硕成果,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一是县域社会整体向好,总体上保持了快速发展态势,县域间差距有缩小趋势,但县域之间发展不平衡特征更加明显;二是区域发展格局特色初定,但社会发展各项指标快慢不一;三是县域发展愿望强烈,县域间发展的竞争态势更加明显;四是城乡居民生活质量逐步提高,但总体水平偏低,且县域间差距不断拉大;五是甘肃县域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但升速缓慢,与全国整体水平差距加大;六是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县域间差距正逐步缩小,但整体水平仍然滞后。 2012年4月,甘肃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把“促进社会和谐,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坚持科学发展,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作为未来工作的重点来抓。基于此,今后甘肃省县域社会发展的重点应更关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要尽快解决县域社会发展水平失衡问题,从增加经济实力着手,加快促进就业与经济同步增长,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效率和效益;二是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构建“政府组织领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多层面新型社会管理格局;三是要重视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四是要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切实把县及建制镇中、小城镇建设作为省域城镇化发展的切入点;五是要大力拓展农村消费品流通,构建、完善农村消费品流通市场体系。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