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刘俊华
机构:河南省统计局
个人简介:
  • 中国社会管理创新报告 No.1
    石龙学刘俊华 朱颖慧 武建忠 副主编 ; 连玉明 主编 出版时间: 2012年09月
    中国社会发展到今天具有三个标志性的阶段性特征,人口突破13亿人,人均GDP突破5000美元,城市化率突破50%。伴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经济的高速增长、城市化加速发展,我国逐步进入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在这个关键时期,世情与国情的深刻变化相互交织、经济发展与社会问题相互影响、利益冲突与社会矛盾相互叠加;新的社会需求、新的社会矛盾、新的社会现象,使得社会系统性的风险不断增加,对当前的社会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新挑战,迫切需要我们转变与当前社会形势不相适应的管理理念,加强顶层设计,推动社会管理创新,不断提升社会管理社会化、科学化水平,通过社会管理的制度创新推动我国整体的改革进程。 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组建课题组对社会管理进行专题研究,形成了本书的主体内容。本书围绕当前社会形势和社会管理创新的重大问题,着重对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社会管理整体规划、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建设等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与政策分析;以中央社会综治委确立的9个社会管理创新典型示范地区、38个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城市为样本,对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解析。在此基础上,本书提出了社会管理制度创新的十个基本趋势,进一步系统阐述了“社会管理创新必须以社会公正为导向构建现代社会治理模式”的基本观点,认为要改变政府单独治理的强势治理模式,建立一个政府、社会、企业共同治理的模式是社会管理创新的根本,而要实现这一点,必须推动制度创新。通过制度创新,逐步建立一个满足公民需求的政府,一个开放和透明的政府,一个有回应力和负责任的政府,一个具有社会包容性的政府,一个高效率和高绩效的政府,一个法治化的政府。
  • 社会管理科学化与制度创新的十大趋势
    出版时间: 2012年09月
    近年来,中央作出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的重大战略部署,标志着我国全方位改革和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本文介绍了我国社会管理科学化与制度创新呈现的十大趋势,并指出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决定着社会管理的“创新”效果,影响着重点领域的“改革”成败。
    关键词:
  • 当前社会形势和社会管理创新重点问题研究
    出版时间: 2012年09月
    在我国人口突破13亿、人均GDP突破5000美元、城市化率突破50%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社会进入了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新的社会需求、新的社会矛盾、新的社会现象不断涌现,许多深层次、多方面的矛盾与问题还有不断激化的趋势,对当前的社会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新挑战,迫切需要我们正确认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转变与当前社会形势不相适应的理念,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加强顶层设计,充分发挥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先期研判、先期介入、先期化解的功能,提升社会管理社会化、科学化水平,通过社会管理创新推动我国整体改革进程。
    关键词:
  • 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理论与基本问题
    出版时间: 2012年09月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当前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的目标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必须明确总体要求、推进方向、基本原则和基本任务,着力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强化党委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强化基层基础建设,坚持“民生优先、服务为先、基层在先”的导向,按照“系统化、社会化、集约化、信息化、法治化”的路径,努力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关键词:
  • 社会管理整体规划思路和重点
    出版时间: 2012年09月
    对于地方政府来说,进行社会管理创新,设计一套方案,成立一个机构,出台一揽子计划也许并不难,难的是如何推进政府自身改革,协调各方利益,打破体制机制上的束缚,并一以贯之地推进下去。正如中央所要求的,“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进行系统研究、整体规划,一年一年、一届一届地往前推进。要注重观念的转变、要素的集成、资源的整合、方法的改进,努力破解各种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束缚、保障性困扰,使社会管理在创新中加强、在加强中创新”。
    关键词:
  •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与指标体系
    出版时间: 2012年09月
    我国已经进入改革攻坚期、发展关键期、矛盾凸显期。同经济快速发展相比,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社会风险防范能力较弱。探寻社会和谐、稳定、安全、安定之道,必须是综合的、多层面的。其中,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工程、重大改革、重大决策等进行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和可控性的事前评估至关重要。通过这一机制的建立,将可能导致的社会冲突、危及社会稳定的不和谐、不稳定因素减少到最低限度,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 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人口发展模式与综合评价
    出版时间: 2012年09月
    当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协调社会关系已经成为我国各级政府面临的紧迫任务。而经济发展、社会建设面临的重大问题无不与人口发展密切相关。如何在社会管理创新的整体框架下,从人口数量、人口素质、人口结构、人口分布、人口调控等方面整体推动人口科学发展的评价考核,进一步确定现阶段人口发展模式创新的内涵、任务、特点和作用,对于切实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 社会管理与维护群众权益长效机制
    出版时间: 2012年09月
    胡锦涛总书记在2011年2月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提出当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重点抓好的八项工作中,第二项是“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加强社会矛盾源头治理,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近年来,社会管理制度建设全方位拓展的事实证明,只有我们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建立和完善合法权益保障、诉求表达渠道畅通等机制,使社会管理落脚在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上,才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 中国特色社会组织发展模式探索
    出版时间: 2012年09月
    社会组织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与政府、企业并列为社会公共治理结构的三大支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组织获得长足发展,但同时也面临着认识、结构、体制等方面的困境。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要求。贯彻落实中央精神,深刻认识和深入研究并积极稳妥地发展社会组织,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组织发展新模式,是当前面临的重大课题和重要任务。
    关键词:
  • 网络信息化时代基层党建面临的挑战与应对
    出版时间: 2012年09月
    推进党建信息化,是一项极具开创性的系统工程。要着眼于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围绕有效解决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特别是组织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按照“整合资源、整体覆盖、全面推进”的思路,以建设党建信息平台为重点,以推动党务工作理念、手段、方式创新为主要内容,用信息化全面改造提升党建工作,为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
  • 从突发事件看社会管理创新的重点与难点
    出版时间: 2012年09月
    当代中国正经历着空前广泛的社会变革。这种变革在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随着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化,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存在,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我国仍将面临突发事件所带来的严峻考验,突发事件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稳定、制约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有效应对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害,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这既是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的迫切需要,也是对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后对党和政府的新期待的积极回应,对确保社会稳定有序、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