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孙新华
机构: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
个人简介:

男,安徽砀山人,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先后在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获得学士、博士学位,现任教于华中农业大学社会学系及农村社会建设与管理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人员。研究方向为农村社会学与农业治理,近年来在全国10多个省份实地调研累计500多天。在《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开放时代》、《中国行政管理》、《农业经济问题》等杂志发表论文20多篇,其中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

  • 再造农业
    孙新华 出版时间: 2017年07月
    近年来,我国规模农业发展速度惊人。这一过程到底是市场自发作用的结果,还是政府干预的结果?皖南河镇的实践告诉我们,地方政府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其通过“再造水土”、“再造市场”和“再造服务”,直接推动了小农农业向规模农业转型,却挤压了小农的生产空间。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地方政府如何定位,小农农业和规模农业如何协调发展亟待解决。
  • 农业企业化与农民半无产化——工商企业流转农地对农村生产关系的再造
    出版时间: 2016年06月
    近年来兴起的以工商企业为经营主体的农业企业化正在全方位地改造着我国农村的生产关系。农业企业化主要是在地方政府和工商企业合谋下借助行政组织的强制力强行流转土地来实现的。在这个过程中,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民在流转期限内失去了土地的经营权,换回的只是少许租金,这远不能支付农民的生存所需。在生存的压力下,他们只能被迫依靠出卖劳动力为生。这意味着原本作为自耕农的农民正在走向无产化。但是由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制约,农民的无产化在时间上和程度上都是有限的,所以不是彻底的无产化,而是“半无产化”。这将给我国农村和全社会的治理和稳定带来巨大挑战。因此我国应谨慎地选择未来的农业发展道路。
    关键词:
  • 我国应选择哪种农业经营主体?
    出版时间: 2016年10月
    关键词:
  • 导论
    出版时间: 2017年07月
    本文是对再造农业的导论,主要包括:一、问题的提出;二、农业转型的“自发模式” 与缺席的国家;三、“找回国家” 与研究农业转型的新模式;四、学科、方法与田野;五、核心概念与章节安排。
    关键词:
  • 河镇的农业转型及其三个面向
    出版时间: 2017年07月
    本文将在简单介绍河镇概况后主要呈现当地近年来发生的农业转型。在河镇概况部分,笔者着重介绍了当地的地理环境、经济社会状况,尤其是河镇的农业、农村和农民情况,这些构成了河镇农业转型的背景。只有明确了这些,才能更好地理解河镇的农业转型。在介绍河镇概况后,笔者主要从三个面向呈现当地近年来发生的农业转型,这三个方面分别是农业经营主体、农业资本化和农业生产关系。其中农业经营主体的转换是农业转型的首要表现,而农业经营主体发生变化后,也会带来农业资本化程度和农业生产关系的相应变化。因为一种农业经营主体对应一定的农业资本化程度和农业生产关系,农业资本化程度是农业经营主体在农业生产中的生产力表现,而农业生产关系是经营者与其他群体在农业生产中结成的各种关系。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农业经营主体、农业资本化和农业生产关系三者是一体的。
    关键词:
  • 再造水土:土地流转前地方政府对水土条件的改造
    出版时间: 2017年07月
    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阐释河镇的再造水土。首先,在简单介绍河镇土地整改项目实施前的水土条件后,笔者将集中讨论土地整改项目向河镇的集聚与当地政府再造水土的意图和方向;其次,探讨河镇再造水土中的实践与各方主体之间的博弈及其后果。
    关键词:
  • 再造市场:地方政府如何使土地集中定向流转?
    出版时间: 2017年07月
    本文分析了再造市场,关于地方政府如何使土地集中定向流转的内容。主要包括:一、虚拟确权与土地流转制度创新;二、政府筛选与土地流入方;三、政府动员与土地流出方。
    关键词:
  • 再造服务:土地流转后地方政府对农业服务体系的重塑
    出版时间: 2017年07月
    本文研究了再造服务,关于土地流转后地方政府对农业服务体系的重塑的内容。主要包括:一、基层农技服务体系的“另起炉灶”;二、大户牵头的纵向一体化与项目的垒大户;三、政策性农业保险中的大户效应;四、小结。
    关键词:
  • 地方政府再造农业的目标与动力
    出版时间: 2017年07月
    本文介绍了地方政府再造农业的目标与动力,主要包括:一、农业治理转型的内容与方向;二、规模农业锦标赛与农业治理便利化的驱动;三、小结。
    关键词:
  • 结语
    出版时间: 2017年07月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