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农业企业化与农民半无产化——工商企业流转农地对农村生产关系的再造

作者:
孙新华 SunXinhua
出版日期:
2016年6月
报告页数:
23页
报告字数:
23524字
所属图书:
中国研究(2014年秋季卷总第20期)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近年来兴起的以工商企业为经营主体的农业企业化正在全方位地改造着我国农村的生产关系。农业企业化主要是在地方政府和工商企业合谋下借助行政组织的强制力强行流转土地来实现的。在这个过程中,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民在流转期限内失去了土地的经营权,换回的只是少许租金,这远不能支付农民的生存所需。在生存的压力下,他们只能被迫依靠出卖劳动力为生。这意味着原本作为自耕农的农民正在走向无产化。但是由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制约,农民的无产化在时间上和程度上都是有限的,所以不是彻底的无产化,而是“半无产化”。这将给我国农村和全社会的治理和稳定带来巨大挑战。因此我国应谨慎地选择未来的农业发展道路。

关键词:

生产关系农民农业企业化半无产化农业发展道路

作者简介:

孙新华:男,安徽砀山人,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先后在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获得学士、博士学位,现任教于华中农业大学社会学系及农村社会建设与管理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人员。研究方向为农村社会学与农业治理,近年来在全国10多个省份实地调研累计500多天。在《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开放时代》、《中国行政管理》、《农业经济问题》等杂志发表论文20多篇,其中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

SunXinhua:

文章目录
·引言
农业企业化的实践逻辑
  • 1.农业企业化实践的概况
  • 2.农业企业化实践的逻辑
农村生产关系的再造
  • 1.产权的社会关系
  • 2.社会分工方式
  • 3.收入分配方式
农民的半无产化及其后果
  • 1.农民的半无产化
  • 2.政治社会后果
·余论 对于我国农业发展道路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