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杨成
机构:广州市团校
个人简介:

广州市团校(广州志愿者学院)高级培训师、副教授,全国团属院校和基地优秀教师,广东思政工作专家组成员、中共广东省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专家组成员、团中央首批精品培训项目获得者,国内历奇教育领域学术带头人,著有《经历·体验·成长》《历奇教育》等专著,公开发表论文20多篇,主持省部级研究课题多项。

  • 广州青年就业创业发展报告(2020)
    涂敏霞 杨成 主编 出版时间: 2020年10月
    《广州青年就业创业发展报告(2020)》由1篇总报告、6篇分报告、3篇专题报告组成。总报告从总体上勾勒了广州青年就业发展的宏观背景,并对广州青年的就业形势进行了分析;分报告从广州青年就业准备、就业观、就业状况、创业状况、平台经济从业状况以及就业创业政策分析等方面展开深入系统的实证性研究,从社会学、社会工作、心理学、教育学、政治学等多个学科视角,深入研究、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广州青年群体的就业观念和工作现状;专题报告则对广州青年女性、在穗港澳青年等群体的就业创业状况以及广州青年的职业生涯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发现,广州青年的表达沟通技巧、简历技巧均比较好,会在面试前进行准备工作;最需要专业技能培训、求职应聘技巧指导以及及时获得就业信息。在就业观方面,收入、发展机会、工作稳定性是广州青年择业时考虑的主要因素;倾向于在北、上、广、深就业,求职岗位首选企业管理人员、公务员、教师等。在就业现状方面,广州在职青年从事职业以传统职业为主,但新兴行业群体规模有所扩大;大部分广州在职青年处于“朝九晚五双休”的工作模式,近一半的广州在职青年面临着较大的工作压力。对创业青年的分析发现,广州创业青年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以机会型创业为主,创业资金主要来源于个人积累,进行创业主要与个人职业经历相关;并且普遍认为市场能力和经济资本是创业成功的主要因素。广州平台经济从业青年规模庞大,以网约车司机为代表的平台经济从业青年呈现出年轻化、较高学历化、专职化等特征;存在平台劳动时间长、社会保障享有状况不理想、对职业的社会地位和职业发展普遍不满意等问题。广州青年女性就业地倾向选择一线城市,更喜欢企业管理岗位,重视薪酬待遇等特征,但对现有待遇并不满足,社会保障有待完善。在穗港澳青年创业行业以广州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为主,创业的类别主要为文化创意和互联网。在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方面,广州青年的就业准备较为充分,职业生涯动机整体积极向上。研究发现,广州大学生主要是通过微信公众号和政府官方网站了解就业创业政策,就业培训参与率低,期待出台扩大就业政策。从整体上看,广州青年的就业准备情况良好,就业观积极向上,但也存在着就业满意度不高、工作压力大等现实问题。未来要从完善青年就业社会支持网络、引导青年树立合理的就业观、不断完善青年就业创业保障机制、加强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着手,营造促进广州青年就业发展的新环境,为青年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促进青年有效就业。
  • 广州青年发展报告(2021)
    涂敏霞 杨成 主编 出版时间: 2021年11月
    《广州青年发展报告(2021)》由一个总报告、八个分报告、两个专题报告组成。总报告从总体上勾勒了广州青年发展的时代背景与基本现状;分报告则围绕《广州市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9~2025年)》,从广州青年的思想道德、教育与学习、身心健康、婚恋、就业、文化消费、社会融入与社会参与、发展政策与社会保障等方面展开深入系统的实证调研,采用人口学、社会学、社会工作、心理学、教育学、政治学等多维学科视角,深入研究、分析当代青年的价值诉求、思想观念与行为特征,探索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广州青年生存与发展的基本特征与趋势。专题报告则重点分析了穗港澳台青年交流状况、广州青年的婚恋服务需求与婚恋服务状况。研究发现,广州青年思想道德状况总体较好,国家认同感、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都较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可度亦较高。广州强大的经济基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青年教育学习构建了倡学宜学的格局,广州青年受教育程度高并追求更高学历,自我提升需求较大,教育培训选择更为多元化。在身心健康方面,广州青年群体总体身心健康良好。在婚恋发展状况方面,广州青年更加理性和包容,婚恋观趋于现实。在就业发展维度,薪资待遇为广州青年求职最注重因素;学历对青年职业发展的影响力显著提升。在文化消费方面,广州青年总体阅读状况呈现向好的态势;纸质阅读与数字阅读并存,数字阅读呈快速发展趋势。在社会融入与社会参与方面,广州青年在城市发展中的获得感强,社会融入水平高;广州青年热衷于参与各类社会活动,社会参与范围广。广州青年发展环境和社会保障状况总体较好,社会保险参保率较高,青年对发展环境和社会保障各方面满意度评价较高。研究还发现,影响穗港澳台青年交流意愿的突出因素是费用、时间和内容。在婚恋服务需求方面,互联网为青年获得婚恋服务信息的主要载体,期望共青团组织交友联谊活动、搭建婚恋交友平台、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念。整体来看,广州青年正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青年的发展环境更加优越,发展条件更加优异,发展机会更加多样,发展途径更加丰富;但同时仍然存在一些值得关注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今后一个时期,广州青年的发展应该采取更为精准的措施,从理念观念、政策措施、环境队伍等层面着手,建构系统、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和支持青年高质量发展。
  • 广州青年发展报告(2022)
    涂敏霞 杨成 主编 出版时间: 2022年11月
    《广州青年发展报告(2022)》由一个总报告、六个分报告、一个专题报告组成。总报告指出,青年发展型城市秉承青年优先发展的理念,以满足青年发展需求为出发点,致力于以青年工作推动城市发展,并在深入分析青年发展型城市概念内涵、核心特征和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提出广州应从健全“青年发展型城市”组织领导体系、建立“青年发展型城市”多元投入机制、完善青年发展全周期政策体系、促进港澳及国际青年更好地融穗等方面高质量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分报告对照《关于开展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的意见》中的各项任务目标要求,在科学抽样调查和深度个案访谈的基础上,对不同领域青年群体的发展状况和广州大学生创新机制等方面展开实证研究,同时还利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整体呈现了广州青年人口发展状况与变化新特征。专题报告则重点对广州市“帮扶失业青年再就业”情况开展研究。研究发现,广州青年人口数量创新高、增速回升;青年人口分布不平衡,核心城区青年人口密度大幅降低,乡村青年人口数量与比例显著下降;青年人口性别结构不平衡性加剧;青年人口的受教育程度较高;青年人口以未婚为主,晚婚趋势明显,二孩生育率显著上升,乡村、镇区青年生育水平明显高于城区;青年流动人口剧增,性别、年龄差异加大。对青年群体的调查发现,广州高技能人才呈现培养与企业需求、技术迭代发展等不相匹配的状况,产教融合程度有待提高,高技能人才学历认定有效衔接不足。广州高校青年教师的国家认同感、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均较强,认可自身创新能力,却面临心理压力大、部分高校人才流失率较高等问题。广州非遗传承青年的兴趣和责任感是其职业化的主要动机,工作收入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场地租金支出和产品销售压力成为其主要工作困扰。广州科技领域青年学历相对较高,政治倾向积极向上,自我提升需求强烈。广州大学生创新意愿较强,创新思维能力有全方位提升,但创新意识不明显,价值引领机制有待构建。广州失业青年工作稳定性不足,批发和零售与制造业为失业主要行业,摩擦性失业与周期性失业是最主要的失业原因,总体失业时间较短,形势较为乐观,就业信息或就业推荐是失业青年再就业的最大需求,资金支持、场租补贴等经济因素是主要的创业援助诉求,女性、大龄、低学历失业青年群体需重点关注。整体来看,广州青年的发展机会与发展环境日益优化,发展条件与保障也越来越完善,广州青年对广州城市未来的发展规划与愿景充满信心。下一阶段,广州将围绕“城市对青年更友好、青年在城市更有为”的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目标,以青年需求为导向,让青年人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实现青年发展和城市发展相互促进。
  • 广州青年发展报告(2023)
    涂敏霞 杨成 主编 ; 沈杰 副主编 出版时间: 2023年10月
    《广州青年发展报告(2023)》由一个总报告、七个分报告、五个专题报告组成。总报告站在党和国家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上描绘广州青年发展的基本状况,指出广州青年既有生存领域的现实问题,也有事业发展的需求,还有个性发展的诉求,呈现出多重特征,提出促进新时代广州青年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分报告在广州青年的人生价值观、体质健康、心理健康、婚育观、就业观、消费观,以及青年公益人才发展状况等方面,从社会学、人口学、心理学等多学科视角开展深入系统的研究。专题报告则关注广州青年对青年发展型城市的认知、广州数字经济领域从业青年发展状况、港澳青年在广州南沙的发展状况,以及广州城中村青年参与基层治理情况和广州涉农创业青年发展状况。研究发现,广州青年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呈现出如下特征:受访广州青年人生价值观总体积极向上,价值观代际更替呈现后物质主义倾向。他们的体质健康总体状况良好,注重自我健康管理,但部分广州青年生活作息与饮食结构不合理。受访广州青年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压力感较大,但自我价值感较强,对心理健康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受访广州青年单身比例高但已婚青年婚姻满意度高,稳定或福利待遇好的就业是青年婚姻幸福的重要前提条件。受访广州大学生存在就业心理焦虑,但就业态度积极、就业能力强、就业选择更为多元。受访广州青年的消费行为深受网络影响、文化消费比重低,消费选择更趋理性和环保。受访广州青年对公益服务氛围满意度高,青年公益人才的发展需求多元,对物质保障、职业发展保障诉求强烈。受访广州青年对广州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的评价及期望较高,“留穗”意愿强烈,期待城市给予就业帮扶、住房保障、文娱设施、婚育服务等方面的支持。广州数字经济领域从业青年工作整体满意度较高,对行业发展前景信心较强。港澳青年在广州南沙的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居住体验舒适,港澳青年对南沙未来发展充满期待。广州城中村青年群体间互动较少、社区认同感薄弱,基层治理主体过于单一,治理水平有待提高。广州涉农创业青年下乡返乡兴乡意愿高,涉农创业青年与国家乡村振兴发展需求相匹配。整体而言,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广州青年发展的总体环境良好,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但仍要关注青年群体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建议下一步出台更具个性化和包容性的青年政策,注重对青年心理健康的调适和价值观的正向引导,加大对青年教育、就业、消费、婚育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以青年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广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