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杨嘉莹
机构: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社会学教研部(北京市人口研究所)
个人简介:

法学博士,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社会学教研部(北京市人口研究所)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基层治理、社区研究、中国社会学史。

    暂无内容
  • 北京市西城区街区更新的政策与实践
    出版时间: 2019年12月
    街区更新是以街区为单元的城市更新模式,它的特点是以小规模、渐进式、可持续的推行方式,实现人居环境和城市品质的整体提升。本报告重点介绍了西城区街区更新的政策背景、政策内容,并以广安门内街道为例,分析了西城区街区更新的实施过程,总结了西城区街区更新的实施效果,即西城区街区更新初步实现了项目科学管理实施、街区生活品质提升、城市文脉保护传承,以及从街区更新到基层治理体制机制的深化探索。最后,本报告指出,街区更新是跨学科的综合问题,需要多政策的协同集成,只有在政策设计与政策实践不断互动、互构的进程中才能逐步完善。
    关键词:
  • 党建引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超大城市基层治理创新的北京经验
    出版时间: 2019年12月
    党建引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改革,是超大城市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的北京经验,是新时期破解城市治理最后一公里的新创举新突破。“街乡吹哨、部门报到”通过做实做强街道、“赋权、下沉、增效”等一系列改革举措,改变城市管理中条块分割、责权不对等等问题,优化基层治理结构和治理方式。围绕党建引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改革实施效果主题,课题组对北京市不同区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得出,北京市党建引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改革推行效果良好,各地区实践模式灵活多样,行动主体的治理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实践证明,党建引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改革走出了一条符合超大城市发展规律、具有首都特色的社会治理的新路径。
    关键词:
  • 2020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人口的发展与展望
    出版时间: 2020年12月
    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作为首都,其人口形势始终受到高度关注、人口问题时刻受到高度重视。本报告对新中国成立以来首都人口发展状况进行回顾和展望,在梳理人口规模的变迁特点、把握人口结构的演变逻辑、分析人口素质的提升表现、厘清人口管理服务的实践机制的基础上,对新时代北京人口发展趋势做出研判,并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本报告认为,北京在人口发展和治理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面临着深刻的变局和挑战,只有探索减量发展长效机制、激发城市经济活力新动能、打造高质量人力资本新生态、挖掘城市发展新区发展新潜力、在经济政策中纳入生育友好型新视角才能实现新时代人口与经济、社会、城市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 2020年超大城市人口生态文明素养提升研究——以《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落实为例
    出版时间: 2021年12月
    在高速发展中的超大城市,由垃圾所引起的城市资源环境问题已经威胁到人们的生活健康,提高人口生态文明素养,养成绿色生活习惯尤为迫切。北京市于2020年5月实施《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来,把“推动习惯养成”作为根本落脚点,并在基层实践中探索出了生活垃圾分类的北京模式。本报告认为,推动人们生态文明习惯的养成,实现生活垃圾源头分类,有必要将垃圾分类纳入基层社会治理,在社区端不断发力,通过“自上而下”的行政机制与“自下而上”的自治机制有机结合,通过完善党建引领基层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机制”,通过建立有效的“动员激励机制”与严格的“日常监管机制”等长效机制推动生活垃圾源头分类治理,重塑基层社会治理框架,形成人人参与的绿色生活方式。
    关键词:
  • 2020年北京社会工作者群体参与基层社会风险治理研究——以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风险治理为基础
    出版时间: 2021年12月
    本报告重点围绕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风险治理展开,结合北京市社会工作者群体参与基层社会公共卫生危机治理的经验做法,探讨专业社工在基层社会风险治理中的角色优势,对专业社工更好地参与基层社会风险治理进行理论反思。本报告认为当前基层社会风险具有难以预见性、影响广泛性以及危机的综合性,基层社会风险所带来的综合问题域,客观上为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提供了空间。北京市社会工作者群体在参与基层社会风险治理中发挥了专业优势,但从参与程度来看仍然不高,有必要反思当前社会工作参与基层社会风险治理的制度化之路。对于社会工作者而言,也应该在风险发展动态过程中找准定位,与其他治理主体共建面向风险治理的韧性社区共同体。
    关键词:
  • 北京人口形势分析报告(2022)
    出版时间: 2022年11月
    本报告主要采用定量研究方法,分析了北京人口规模、结构、素质、分布的现状和历时特征,总结出北京人口发展的5个特征,归纳出北京人口发展在年龄结构、就业质量、人口资源环境、公共服务4个方面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在此基础之上对新时代北京人口均衡发展提出了5项对策建议,即优化首都人口发展格局、完善积极生育支持政策体系、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稳定就业规模和挖掘人才红利、推进人口治理能力现代化。
    关键词:
  • 传统优秀孝文化融入首都社区养老服务的价值与路径
    出版时间: 2023年11月
    从中国优秀文化宝藏寻找破解养老难题的钥匙,这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以首善标准做好新时代首都老龄工作的重要议题。中国传统孝文化强调赡养父母、爱亲敬亲、尊长养老的价值理念。继承和发扬孝文化传统,将孝文化融入首都社区养老服务,有助于发挥弥合代际鸿沟、加强邻里互助以及培育社区精神的重要价值。北京市通州区仇庄村坚持20余年打造社区孝老文化品牌,不断完善为老服务体系,是将中国传统孝文化融入社区养老服务的生动典范,对于推动首都社区养老服务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本报告提出,应弘扬孝文化理念,挖掘社区养老服务本土经验智慧;加强社区建设,形成社区养老服务支持网络;丰富养老服务内容,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养老服务保障。通过以上实施路径,实现中国传统孝文化与社区养老服务有机结合。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