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沈阳经济区综合配套改革快速推进

作者:
梁启东 姜险峰
出版日期:
2011年11月
报告页数:
13页
报告字数:
11192字
所属图书:
2011年辽宁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摘要:

2010年4月6日,沈阳经济区获批成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为我国第八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本报告认真总结了2009~2010年沈阳经济区一体化的进展情况,深入分析了综合配套改革面临的形势与制约因素,提出了实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思路、原则和重点任务。

关键词:

区域一体化城市群综合配套改革辽宁

作者简介:

梁启东:男,1965年5月出生,辽宁抚顺县人。现任辽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经济学研究员,人文地理学博士。全国“四个一批”人才,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曾获全国文化名家、全国优秀科普专家、国务院特殊贡献专家称号,获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辽宁省劳动模范及沈阳市“十大杰出青年”、黑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黑龙江省劳动模范等荣誉。主要研究成果有《中国城区发展战略研究》《辽宁民营经济发展报告》《加入WTO与辽宁经济》《沈抚同城化战略研究》《沈阳经济区综合配套改革研究》《沈阳经济区城市发展研究》《对话金融危机》等专著。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

姜险峰:姜险峰,辽宁社会科学院办公室副主任,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工业经济

文章目录
2009~2010年沈阳经济区一体化的进展情况
  • 1.沈阳经济区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列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 2.体制机制不断创新,区域合作形成高度共识
  • 3.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 4.积极培育特色产业集群,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5.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快速推进,全面带动区域协调发展
  • 6.区域市场一体化进程加快,生产要素配置不断优化
  • 7.新城、新市镇建设全面启动,快速推进区域城市化
  • 8.社会事业合作不断加深,社会发展一体化水平提高
  • 9.沈抚、沈本、沈铁同城化推进速度加快,成为沈阳经济区建设的重要突破口
  • 10.中心城市发展迅速,城市功能不断完善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主要任务
  • 1.创新区域优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完善新型工业化的空间格局
  • 2.创新企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强化新型工业化的市场主体
  • 3.创新科技研发的体制机制,强化新型工业化的科技支撑
  • 4.创新金融管理的体制机制,构建新型工业化的资本支撑体系
  • 5.创新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管理的体制机制,构建新型工业化的市场实现形式
  • 6.创新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探索新型工业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 7.创新城乡统筹发展的体制机制,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城乡一体化推进
  • 8.创新对外开放的体制机制,创造新型工业化的国际环境
  • 9.创新社会管理的体制机制,构建新型工业化的和谐社会环境
  • 10.创新行政管理的体制机制,建设新型工业化的公共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