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董家鸿
机构: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个人简介: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院长,清华大学精准医学研究院院长。

  • 中国整合式卫生医护体系发展报告(2021~2022)
    董家鸿 主编 ; 魏来 杨燕绥 副主编 出版时间: 2022年08月
    按照人民全生命周期维护健康的需求,构建整合式卫生医护体系势在必行。由此,我们需要从理念到共识、从理论到教学、从临床到组织机构、从体系建设到地方政策绩效考核进行全面的学习与创新。中国医保支付方式正在实现从数量付费向质量付费的转变,进一步探索通过整合式医疗实现价值医疗,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必由之路。中国整合式卫生医护体系建设是实现“健康中国”的有效途径。本报告通过系统梳理整合式医疗发展的全球共识以及文献资料,提出我国整合式卫生医护体系建设的多方考量;通过大量实践研究,进一步丰富了中国整合式卫生医护体系的理论建设,为我国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促进健康中国建设总目标的实现进行了积极探索,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 健康长寿需求与整合式医疗研究
    出版时间: 2022年08月
    整合式医疗应对碎片式医疗,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举措之一。按照全生命周期维护人民健康需要整合式医疗。现代医疗学科与分工逐渐精准化,整合式医疗对现有的医学理念、人才培养、医护组织、科学研究、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筹资补偿、评价制度均提出了挑战。需要坚持系统思维,以居民为中心进行科学规划,打造一体化医护服务体系,通过整合式医疗实现价值医疗。
    关键词:
  • 整合式医疗发展战略及实践经验
    出版时间: 2022年08月
    世卫组织《以人为本的整合式卫生服务全球战略报告》对整合式医疗内涵的定义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以人为本。将个人、家庭、社区视为卫生体系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围绕全生命周期维护健康需求和期望而组织的一种公共卫生与基本保健的服务方式。二是整合式医疗服务。根据需要将健康促进、疾病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管理、康复以及临终关怀等方式整合在一起,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连续的基本保健模式。认为整合式医疗是加强国家卫生体系建设的一种方法,无论低收入、中低收入、中等收入还是面临冲突的特殊国家均适用。整合式医疗在国外的发展由来已久,本文重点介绍了美国、英国、日本、北爱尔兰、荷兰的案例。
    关键词:
  • 整合式医疗的中国发展战略
    出版时间: 2022年08月
    随着经济增长的放缓,保持当前卫生费用支出增长将面临很大的挑战。通过整合式医疗实现价值医疗势在必行。中国实行整合式医疗面临三大挑战:第一,需求快速变化。人口结构和流行病趋势的变化,即快速老龄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病)来袭及其致病风险因素广泛流行。第二,要转变发展方式。亟待提高国家的决策、规划、协调、执行、监督与监测能力,构建以人为本的整合式服务体系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第三,要克服体制机制障碍。以医院为中心的单体发展模式、地区之间资源分配不均衡、医保按服务数量(人头、项目等)付费,促使供方推高医疗费用、做大医院规模,导致基层医护服务发展缓慢,尚缺乏发展专医专科联盟和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因此需提供整合式卫生医护服务的约束和激励机制。
    关键词:
  • 整合式医疗的中国案例研究
    出版时间: 2022年08月
    本文通过典型案例来研究中国整合式医疗的发展,从组织与临床整合(北京清华长庚医院MDT)、专科专医联盟(华西妇儿家庭医生联盟与相互保险),到城区县域卫生医护体系建设(深圳市罗湖医院集团、福建三明市三医联动、贵州省赤水市县域紧密型医共体)、特殊群体的整合照护(青松康复集团),再到医保支付系统改革(金华市医保付费改革系列评估)、卫生医护大数据的平台建设(上海市卫生医护大数据库)。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