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吴江
机构: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个人简介:

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副院长,武汉大学数据智能研究院副院长,武汉大学特聘教授,电子商务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杰出青年学者。兼任湖北省电子商务学会秘书长、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健康信息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计算机模拟分会常务理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数据科学与知识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武汉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咨询专家等。研究领域聚焦数字平台与科技赋能。在国内外发表学术研究论文120多篇,出版专著3部,主编教材2部,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5项。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高端智库项目等。

  • 长江中游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报告(2023)
    董克 吴江 卢新元 黄颖 副主编 ; 李纲 杨刚强 主编 出版时间: 2023年12月
    长江中游城市群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点区域。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务院相继批复《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为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长江中游各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先后召开九届省会城市会商会、三次长江中游三省协同推动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区域融合发展、产业协同发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生态环境共治等方面的协同性不断增强,有效推动了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协同发展。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长江中游城市群在科技创新、信创产业发展、数字乡村建设、协同创新机制完善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环境显著改善,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发展动能持续增强,发展质量显著提升。2015~2022年长江中游城市群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增速为6.93%,经济总量从2015年的6.10万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10.43万亿元,经济总量分别占长江经济带和全国的18.63%和8.62%。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整体实力显著提升,一体化进程逐渐加快,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成为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进一步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也面临一些问题,如数据要素的价值和潜力尚未充分释放、数字治理平台及共享机制尚不成熟、跨区域协同创新合作机制不健全、区域发展不平衡等。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时代,进一步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高质量发展,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数字技术创新,推动数字化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着力增强创新驱动新优势、着力优化城市群空间格局、着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着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着力增加高质量公共品供给,健全区域协同创新合作新机制等,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城市群,为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支撑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大力量。
  • 长江中游城市群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政策分析
    出版时间: 2023年12月
    长江中游城市群地跨湖北、湖南、江西三省,是我国地理范围最广阔的城市群之一。该城市群对于推动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促进中部地区的崛起,以及巩固“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都至关重要,不仅拥有广大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更在中国新发展格局中扮演着重要的战略角色。一方面,长江中游城市群紧密位于长江经济带的核心位置,是中国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另一方面,长江中游城市群也在推动信创产业区域内科技创新合作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尤其在产业创新协同方面已经形成良好的合作基础。武汉—南昌、武汉—长沙、长沙—南昌等科技创新走廊的建设,有效促进了沿线城市间的资源整合和合作创新,不仅有利于科技成果的加速转化,也推动了创新人才的流动,为全国信创产业的协同发展搭建了良好平台。因此,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信创产业发展不仅具有区域性意义,更对全国信创产业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在这样的背景及政策导向之下,研究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信创产业政策,特别是湖北、湖南、江西三省的信创产业政策发展现状,旨在为观察我国地方各省信创产业发展提供窗口,有助于从基础设施、科技创新合作、产业升级等方面为全国各地信创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出台提供经验借鉴,为全国信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为中国走向科技创新引领型国家做出重要贡献。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