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杨刚强
机构:武汉大学中部发展研究院
个人简介:

男,武汉大学经济学博士、博士后,武汉大学中部发展研究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数据智能研究院研究员,武汉大学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武汉大学中部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武汉大学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武汉大学珞珈青年学者(武汉大学351人才),杜克大学访问学者,从事数字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公共资源配置与区域协调发展、区域可持续发展、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等研究,在《中国软科学》、《财政研究》、《宏观经济研究》、《光明日报》(理论版)、《经济日报》(理论版)等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般项目、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国家发改委项目、教育部项目、湖北省发改委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武汉大学自主研项目等20余项。多项咨询决策建议获得省部级领导的批示和相关部门的采纳。

  • 长江中游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报告(2023)
    董克 吴江 卢新元 黄颖 副主编 ; 李纲 杨刚强 主编 出版时间: 2023年12月
    长江中游城市群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点区域。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务院相继批复《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为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长江中游各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先后召开九届省会城市会商会、三次长江中游三省协同推动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区域融合发展、产业协同发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生态环境共治等方面的协同性不断增强,有效推动了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协同发展。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长江中游城市群在科技创新、信创产业发展、数字乡村建设、协同创新机制完善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环境显著改善,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发展动能持续增强,发展质量显著提升。2015~2022年长江中游城市群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增速为6.93%,经济总量从2015年的6.10万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10.43万亿元,经济总量分别占长江经济带和全国的18.63%和8.62%。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整体实力显著提升,一体化进程逐渐加快,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成为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进一步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也面临一些问题,如数据要素的价值和潜力尚未充分释放、数字治理平台及共享机制尚不成熟、跨区域协同创新合作机制不健全、区域发展不平衡等。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时代,进一步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高质量发展,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数字技术创新,推动数字化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着力增强创新驱动新优势、着力优化城市群空间格局、着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着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着力增加高质量公共品供给,健全区域协同创新合作新机制等,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城市群,为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支撑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大力量。
  • 长江中游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实践与展望
    出版时间: 2023年12月
    长江中游城市群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点区域。自《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实施以来,长江中游城市群全面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协同发展、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重点工作,发展环境显著改善,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发展动能持续增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数字技术和数字要素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渗透融合,加速了区域要素的有序流动,深刻影响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长江中游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不断筑牢,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呈现新的发展格局。新发展阶段,长江中游三省协同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高质量发展,要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着力增强创新驱动新优势、优化城市群空间格局、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增加高质量公共品供给等,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城市群,为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支撑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大力量。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