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张超
机构: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个人简介:

博士,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北省投入产出协会常务理事。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经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各1项,主持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在《中国软科学》《科研管理》《科学学研究》《财经科学》《城市发展研究》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 京津冀高质量发展报告(2023)
    赵钊 李子彪 王雅洁 张超 出版时间: 2024年03月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三地联系更为紧密、创新主体不断壮大、协同创新迈上新台阶,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体现。在数字经济时代,协同创新成为获取竞争优势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因此,以数字经济的眼光和视角去看待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协同创新共同体受到广泛关注,成为地区和国家之间经济和文化竞争的关键组织形式。协同创新共同体是在空间邻近的不同行政区划内,高校、企业、政府、科研机构、银行等各主体在各种正式合作和非正式合作的支撑下、在合理的激励驱动下,通过资源(知识和设备)共享、资源优化配置、同步行动而实现整体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提升的一种组织模式。在这种模式中,政府、科研机构、企业等创新主体共同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以创新为核心,以制度为保障,以协同为手段,以合作为基础,共同实现区域内的协同创新发展,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京津冀区域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创新能力逐渐提高、区域创新资源共享初见成效,但与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的协同创新实践相比,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过程中还存在协同创新机制障碍突出、三地创新能力差距较大、创新要素流动不畅、创新链与产业链对接不畅、政府主导特征明显的问题。当前,数字经济已成为加速国家和地区经济转型升级、增强未来竞争优势的重要动力。数字经济的发展可以促进创新主体跨地区合作、优化区域经济布局、推动跨界合作、提升政府治理水平,因此,应加快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全面提升数字化公共服务水平、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数字经济生态圈,进而推动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
  • 京津冀城市间数字经济关联测度:溢出效应与反馈效应
    出版时间: 2024年03月
    京津冀地区作为北方经济中心,内部城市间数字经济的密切关联对于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打造世界级城市群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报告基于2017年京津冀城市间投入产出模型从溢出效应和反馈效应两方面刻画了城市间的数字经济关联。结果显示:第一,京津冀13个城市的数字经济发展差显著,无论是在数字经济的发展规模上还是对本地经济贡献上,北京和天津均显著优于河北各城市;第二,京津冀城市间的数字经济关联呈现以京津为核心的“集聚”特征,京津两地互为最大的数字经济溢出和反馈地区,且京津两地对河北的数字经济“虹吸效应”明显;第三,在未考虑国际贸易和与国内其他地区贸易的情况下,投资是驱动京津冀数字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同时,京津冀城市间数字经济联系主要是通过“数字制造”部门进行的,“数字服务”部门的关联作用有待提升。本报告在立足城市功能定位、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和提高服务质量、完善区域协商机制等方面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