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彭国川
机构: 重庆社会科学院生态与环境资源研究所
个人简介:

重庆社会科学院生态与环境资源研究所所长,重庆市首批新型重点智库生态安全与绿色发展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经济学博士、研究员。兼任重庆市数量经济学会副会长、重庆市区域经济学会常任理事。主要从事生态经济、产业经济、区域经济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和省部级以上项目30余项,为多个部门、区县、企业提供战略咨询。出版专著3部,学术论文30多篇;《关于建设三峡库区国家生态涵养发展示范区的建议》《关于深入推进长江上游流域综合管理的建议》《重庆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研究》《长江上游生态建设应构建区域合作共建机制》等40篇决策建议被党和国家领导人、省部级领导批示。曾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次,重庆发展研究奖一等奖2次、二等奖4次、三等奖1次,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次。

  • 重庆生态安全与绿色发展报告(2023)
    刘强 刘晓瑜 朱高云 代云川 副主编 ; 彭国川 执行主编 ; 刘嗣方 主编 出版时间: 2024年03月
    重庆地处长江上游,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重庆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努力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推动美丽重庆建设,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美丽中国建设战略的切实行动。美丽重庆建设直接关系到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底色,也是重庆以一域主动服务全局的重大政治责任。《重庆生态安全与绿色发展报告(2023)》分为总报告、生态安全篇、绿色发展篇、治理能力篇和附录五个部分。这一研究框架旨在系统性地剖析重庆的生态安全状况和绿色发展现状,探讨其治理能力,并通过具体案例提供实证支持。通过综合性分析,期望能够深入挖掘重庆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实践经验,为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范本。本报告从多个维度对美丽重庆建设中存在问题和成绩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表明:美丽重庆建设在多个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在思想理念方面,逐步确立了可持续发展理念,引领城市发展走向更加生态友好的方向。在生态系统修复方面,通过大力推动植被恢复和湿地保护,成功改善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在经济绿色低碳转型方面,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利用优化取得了显著成果,为未来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在生态治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方面,通过完善生态治理法律法规和提升环保产业技术水平,有效增强了生态环境管理能力。尽管取得这些显著成效,但与维持长江上游乃至长江流域生态安全的要求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研究提出,未来重庆需进一步加强对生态系统的维护和修复,以确保其与长江流域的协调发展。在经济转型方面,需加强绿色产业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更加可持续的发展。此外,未来规划应注重治理能力的提升,以更好地满足生态环境管理的需求。
  • 重庆市生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现状与趋势
    出版时间: 2024年03月
    生物资源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能为农业和粮食安全提供重要本底保障。以生物资源为依托的生物经济是当前国内外产业布局和竞争的焦点,将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重庆是全国生物多样性关键区域,生物资源战略地位突出。目前,重庆市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面临生物多样性下降、生物资源收集保存工作滞后、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不够等挑战,应加强重庆市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