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代云川
机构:重庆社会科学院生态与环境资源研究所
个人简介: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农学博士,重庆市首批新型重点智库生态安全与绿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重庆社会科学院生态与环境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景观生态学、保护生物学、生态经济、自然保护地管理与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补偿、资源生态与区域绿色发展等研究。担任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Ecology and Evolution、Global Ecology and Conservation等国际学术期刊特邀审稿专家,Frontiers in Forests and Global Change、Diversity等国际学术期刊客座编辑,在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Ecology and Evolution、Global Ecology and Conservation、《生态学报》、《生物多样性》和《地理科学进展》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或主研省部级课题10余项,出版专著5部。

  • 重庆生态安全与绿色发展报告(2023)
    刘强 刘晓瑜 朱高云 代云川 副主编 ; 彭国川 执行主编 ; 刘嗣方 主编 出版时间: 2024年03月
    重庆地处长江上游,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重庆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努力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推动美丽重庆建设,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美丽中国建设战略的切实行动。美丽重庆建设直接关系到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底色,也是重庆以一域主动服务全局的重大政治责任。《重庆生态安全与绿色发展报告(2023)》分为总报告、生态安全篇、绿色发展篇、治理能力篇和附录五个部分。这一研究框架旨在系统性地剖析重庆的生态安全状况和绿色发展现状,探讨其治理能力,并通过具体案例提供实证支持。通过综合性分析,期望能够深入挖掘重庆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实践经验,为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范本。本报告从多个维度对美丽重庆建设中存在问题和成绩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表明:美丽重庆建设在多个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在思想理念方面,逐步确立了可持续发展理念,引领城市发展走向更加生态友好的方向。在生态系统修复方面,通过大力推动植被恢复和湿地保护,成功改善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在经济绿色低碳转型方面,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利用优化取得了显著成果,为未来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在生态治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方面,通过完善生态治理法律法规和提升环保产业技术水平,有效增强了生态环境管理能力。尽管取得这些显著成效,但与维持长江上游乃至长江流域生态安全的要求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研究提出,未来重庆需进一步加强对生态系统的维护和修复,以确保其与长江流域的协调发展。在经济转型方面,需加强绿色产业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更加可持续的发展。此外,未来规划应注重治理能力的提升,以更好地满足生态环境管理的需求。
  • 重庆渝东北人兽冲突现状与缓解策略
    出版时间: 2024年03月
    本报告以重庆市城口县人兽冲突为研究对象,通过对2021年10月1日至2022年9月30日449起赔偿案例的详细分析,揭示了野生动物致害的现状、空间差异、季节变化及其原因。其中,野猪(Sus scrofa)和亚洲黑熊(Ursus thibetanus)是主要致害动物,造成97717元的经济损失。研究发现,不同乡镇在应对野生动物致害事件时经济负担不同,且存在季节差异,夏季是野猪和亚洲黑熊致害的高峰期。人兽冲突驱动机制受特殊的生态环境、农业结构和野生动物行为等多个因素的影响。渝东北人兽冲突缓解的对策应综合考虑野生动物保护、农业管理和社区教育等方面的因素,以降低人兽冲突的发生概率,减少经济损失,保障当地社区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