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傅承哲
机构: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个人简介:

管理学博士,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华南师范大学粤港澳大湾区跨域治理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为粤港澳大湾区研究、行为公共管理、政策评估。

    暂无内容
  • 2020年广州在职青年就业状况调查报告
    出版时间: 2020年10月
    本报告基于1591名广州在职青年的问卷调查数据,从广州在职青年就业状况与工作满意度、青年权益保障情况等方面进行调研。研究发现当前广州青年职业还是以传统职业为主,但新兴行业群体规模有所扩大;有将近一半的在职青年面临较大压力;从整体上看,青年的工作满意度相对较高,相比2018年也有提高。总体而言,广州在职青年的就业权益保障体系有所推进,工作福利制度日渐成熟,但仍需关注一些市场竞争力较弱的群体,比如受教育程度低的在职青年。
  • 民众国家认同生成机制的变迁——基于三期横断面调查的比较研究
    出版时间: 2024年11月
    从文化心理角度梳理国家认同建构的关键因素、结构及其时代变迁,是民众国家认同研究的新视野,对于铸牢现代化国家治理的合法性基础,坚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1994年、2014年和2022年的三期横断面调查数据为样本,通过随机森林模型遴选影响国家认同的关键因素,进而探索国家认同建构的心理变迁。结果表明,中国民众国家认同建构保持相对稳定状态,个人特质、人际关系和社会观念等多层次文化心理因素共同作用于国家认同建构,但不同时期的因素组合均与其所处发展阶段的时代主题相呼应:公共事务参与、自强不息精神和亲社会性始终在国家认同建构中扮演重要角色;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国家认同关注重点逐渐由个人物质与安全需求转向精神领域的伦理规范与政治理念,传统文化因素在国家认同建构中发生了创造性转化;进入新时代后,现代政治理念和传统美德、家庭伦理共同成为国家认同建构关键要素。这些发现说明民众国家认同确立是动态建构的过程:既顺应现代化一般规律,同时也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而发展,是现代化与民族传统的辩证统一。
  • 数实相融视角下粤港澳大湾区跨境发展政策的融合机制及其优化策略
    出版时间: 2024年09月
    在数字化转型的时代背景下,作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实现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协同发展和社会融合的重要政策实践场域。以跨境发展政策引导个人行为融入和心理融合,能够为区域社会融合筑牢人心基础。本文以数实相融的政策类型分析为视角,基于行为公共管理原理的政策-行为互动分析框架,根据虚实空间-公私领域二维框架划分跨境发展政策实施场域,评估各领域具体政策措施效能及其作用机制,以此对粤港澳大湾区跨境发展政策的融合效能进行评估。同时,探索政策融合效应机制中的难点和痛点,以此形成相应的行为优化策略,开发适配中国制度背景、社会结构、文化心理和大湾区政策场景的行为政策工具,并将其应用于大湾区跨境发展政策优化,引导港澳民众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行为融入与心理融合的微观基础上实现跨域治理与社会融合。最后,基于上述论述,从研究领域拓展、评估范式创新和政策工具优化角度对未来跨境发展政策研究提供了理论启示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