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数实相融视角下粤港澳大湾区跨境发展政策的融合机制及其优化策略

作者:
莫庭阳 傅承哲 张健新
出版日期:
2024年9月
报告页数:
30页
报告字数:
32263字
所属图书:
数字治理评论(第5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在数字化转型的时代背景下,作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实现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协同发展和社会融合的重要政策实践场域。以跨境发展政策引导个人行为融入和心理融合,能够为区域社会融合筑牢人心基础。本文以数实相融的政策类型分析为视角,基于行为公共管理原理的政策-行为互动分析框架,根据虚实空间-公私领域二维框架划分跨境发展政策实施场域,评估各领域具体政策措施效能及其作用机制,以此对粤港澳大湾区跨境发展政策的融合效能进行评估。同时,探索政策融合效应机制中的难点和痛点,以此形成相应的行为优化策略,开发适配中国制度背景、社会结构、文化心理和大湾区政策场景的行为政策工具,并将其应用于大湾区跨境发展政策优化,引导港澳民众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行为融入与心理融合的微观基础上实现跨域治理与社会融合。最后,基于上述论述,从研究领域拓展、评估范式创新和政策工具优化角度对未来跨境发展政策研究提供了理论启示和建议。
关键词:

政策评估粤港澳大湾区数实相融跨境发展

作者简介:

莫庭阳:莫庭阳,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行为公共管理、政策评估、文化心理。

傅承哲:管理学博士,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华南师范大学粤港澳大湾区跨域治理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为粤港澳大湾区研究、行为公共管理、政策评估。

张健新:张健新,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港澳治理、公共政策。

文章目录
·引言
大湾区跨境发展政策实践与相关研究回顾
  • (一)制度—心理视野下的行为政策研究范式发展趋势
  • (二)跨境发展政策实施状况、效能转化与行为效应原理
  • (三)数实相融视角下的政策研究动态和治理模式探析
数实相融与机制解析:数字—现实二维空间中跨境发展政策效能转化机制
  • (一)私人领域的现实空间:“四业”推进个人生活发展、提供政策有效性来源
  • (二)公共领域的现实空间:政策信息供给与公共参与铸牢政治合法性基础
  • (三)公共领域的数字空间:跨境公共服务数字化供给的“双刃剑”效应
  • (四)私人领域的数字空间:虚拟跨境社会交往与文化生活的心理融合效应及其挑战
·政策优化与效能提升:数实空间交互式的跨境发展政策优化路径及行为政策工具开发
结论与建议
  • (一)开辟数实相融提升公共政策质量的新兴研究视角
  • (二)开展跨境发展政策“点面结合”式的评估范式创新
  • (三)开发学科方法“纵横结合”的政策行为优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