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林建鸿
机构:
个人简介:

林建鸿 福建仙游人。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人口发展与保障、社会工作与政策。主要代表作有《合理社会分层与农村稳定》(论文)、《劳动力外流与农村家庭养老研究——以福建省仙游县为例》(论文)、《行动者导向下的高校毕业生返乡下乡创业困境纾解》(论文)、《社会医疗保险中的PID现象及其消解》(论文)、《中国呼唤“银色拐杖”》(论文)等。

  • 福建乡村振兴报告(2023~2024)
    福建农林大学 编著 ; 王建南 主编 ; 林建鸿 刘其赟 林丽梅 王全明 副主编 ; 杨国永 郑永平 林姝敏 黄静晗 执行主编 出版时间: 2024年11月
    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举世瞩目的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迈出坚实步伐;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2022~2023年,福建全省上下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部署,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坚定不移走好具有福建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城乡融合重点工作,有力有效推进福建乡村全面振兴。通过在福建省的典型乡村进行实地调查,面向涉农部门、乡镇、村庄、企业、合作社和农户开展深度访谈,基于年度统计和问卷调查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和计量分析方法,并参考相关部门工作总结和媒体公开报道,本书对2022~2023年福建省乡村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和生态发展状况及相关热点问题进行监测、分析和预测。本书系统回顾和总结了2022~2023年福建省乡村振兴进展情况,包括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城乡融合,以及农村改革与保障等方面。在克服疫情影响及经济下行压力下,2022~2023年福建省乡村振兴取得新的进展。2023年,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3217.66亿元,比上年增长4.2%;全年粮食播种面积84.11万公顷,总产量511万吨;深入实施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3212”工程;农业利用台资数量和规模保持全国第一;推进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村庄规划编制有序推进,提前完成村庄规划三年行动计划;全省规模化供水农村人口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对照乡村振兴的五个目标要求,本书认为福建省乡村振兴还存在一些问题,并结合2024年福建省乡村振兴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以期有力有效地推进福建乡村全面振兴。本书深入分析2022~2023年福建省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五个方面振兴情况,并对闽台乡建乡创合作发展、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三茶”统筹发展、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耕地利用转型、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服务乡村振兴、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等进行了调查分析。采访“三农”领域专家温铁军、林文雄、王胜熙、曾玉荣、陈秋华、黄跃东,以访谈录形式呈现他们对福建省乡村振兴的观点和看法。收编青年人才驿站、永泰样板、姐妹乡伴、福州鱼丸、智慧粮食产业、柑橘黄龙病防控的“永春模式”等探索具有福建特色的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 福建省乡村文化振兴情况分析(2022~2023年)
    出版时间: 2024年11月
    文化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量。2022~2023年福建省围绕乡风文明,通过强化顶层设计、夯实阵地基础、统筹文明创建等持续深化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传承弘扬八闽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展,完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积极探索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新路径。同时,福建省乡村文化振兴思想认识、建设力量、供需结构及产业发展模式等方面仍存在问题或不足。对此,需要统筹乡村文化发展模式,多维度丰富乡村文化系统,在“赋能”中谋求发展,在发展中增强“赋能”,走好具有福建特色的乡村文化振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