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刘其赟
机构: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
个人简介:

湖北恩施人。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讲师,博士。兼任福建省特色研究会理事等。主要研究领域为新型城镇化、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农村人力资源管理等。主持或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重大项目、省社科规划青年项目、省教育厅社科研究项目及省、市、区县等各级政府委托横向科研项目等20余项,发表论文10余篇,作为主要完成人的多项研究获省部级决策采用,作为主要完成人的课题研究成果先后获中宣部优秀调研报告、福建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次和三等奖3次、福州市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1次和二等奖2次,有独立成果要报获省委政研室《政研专报》专期刊发。

  • 福建乡村振兴报告(2023~2024)
    福建农林大学 编著 ; 王建南 主编 ; 林建鸿 刘其赟 林丽梅 王全明 副主编 ; 杨国永 郑永平 林姝敏 黄静晗 执行主编 出版时间: 2024年11月
    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举世瞩目的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迈出坚实步伐;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2022~2023年,福建全省上下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部署,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坚定不移走好具有福建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城乡融合重点工作,有力有效推进福建乡村全面振兴。通过在福建省的典型乡村进行实地调查,面向涉农部门、乡镇、村庄、企业、合作社和农户开展深度访谈,基于年度统计和问卷调查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和计量分析方法,并参考相关部门工作总结和媒体公开报道,本书对2022~2023年福建省乡村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和生态发展状况及相关热点问题进行监测、分析和预测。本书系统回顾和总结了2022~2023年福建省乡村振兴进展情况,包括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城乡融合,以及农村改革与保障等方面。在克服疫情影响及经济下行压力下,2022~2023年福建省乡村振兴取得新的进展。2023年,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3217.66亿元,比上年增长4.2%;全年粮食播种面积84.11万公顷,总产量511万吨;深入实施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3212”工程;农业利用台资数量和规模保持全国第一;推进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村庄规划编制有序推进,提前完成村庄规划三年行动计划;全省规模化供水农村人口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对照乡村振兴的五个目标要求,本书认为福建省乡村振兴还存在一些问题,并结合2024年福建省乡村振兴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以期有力有效地推进福建乡村全面振兴。本书深入分析2022~2023年福建省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五个方面振兴情况,并对闽台乡建乡创合作发展、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三茶”统筹发展、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耕地利用转型、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服务乡村振兴、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等进行了调查分析。采访“三农”领域专家温铁军、林文雄、王胜熙、曾玉荣、陈秋华、黄跃东,以访谈录形式呈现他们对福建省乡村振兴的观点和看法。收编青年人才驿站、永泰样板、姐妹乡伴、福州鱼丸、智慧粮食产业、柑橘黄龙病防控的“永春模式”等探索具有福建特色的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 福建省乡村人才振兴情况分析(2022~2023年)
    出版时间: 2024年11月
    2022~2023年,福建省坚持走具有福建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持续落实乡村人才振兴的支持政策。通过大力培养乡村本土化人才、引导各类人才流入乡村、加强乡村振兴人才管理制度改革、深入实施“师带徒”人才下乡、推进多主体参与乡村人才振兴、以人才支持促进脱贫地区乡村振兴、深入开展闽台乡村人才交流合作等措施,实现乡村人才振兴取得新进展。但仍存在支撑乡村振兴的人才队伍总量不足、结构有待优化,促进乡村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仍需深化,吸引各类人才到乡村创新创业的环境不够完善等问题。未来,应系统规划和构建乡村振兴人才支撑体系、改革优化乡村人才队伍建设的体制机制、凝聚各类主体合力推进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并持续完善乡村人才振兴的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