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薛小平
机构:西南民族大学
个人简介:

法学博士,西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共党史党建,主持四川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专项课题、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一般课题、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青年成长项目、西南民族大学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等多项课题,在《马克思主义研究》《兰州学刊》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数篇,合作出版学术专著2部。

  • 从现代化到中国式现代化
    建红英 刘松涛 薛小平 出版时间: 2024年01月
    本书以大历史、长时段的学术眼光,比较系统地梳理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面对西学东渐探索现代化道路的思想碰撞与文化冲突、融合的发展历程,最终找到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并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和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通过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本书可读性较强,不仅有利于读者准确、系统地把握从近代中国探索现代化向中国式现代化历史性转变的逻辑理路,同时也有助于读者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内涵与基本特征,进而深入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思想图景与宏阔实践成就。
  • 《从现代化到中国式现代化》绪论
    出版时间: 2024年01月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演进和文明进步的历史潮流及必然趋势,实现现代化也是世界各个国家矢志不渝共同追求的重要目标。在世界的东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代表大多数人利益的、以社会主义为价值取向的、以和平发展为路径的、自主发展的现代化新道路,这就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本文对《从现代化到中国式现代化》一书所研究的问题是如何缘起的,以及对这一问题的国内外研究概况作学术史梳理及总体评析,并对本书各章节的安排作简要说明。
  • 马克思主义思想引领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出场
    出版时间: 2024年01月
    无论何种现代化,思想引领都尤为必要。在近代中国的历史场域中,“落后掉队”“被动挨打”等言辞不仅是对当时中国社会现实处境的事实描述,更是在思想层面上对当时中国社会总体精神状态的深刻标识。近代中国如何走当下的路?未来向何处去?这必须要科学思想的出场予以回答和解决,以此实现中国社会在精神状态上由被动转为主动、理论认知上由模糊转为清醒,这是开辟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逻辑起点。可见,寻求和定位中国社会的科学思想坐标成为历史必然。这是本文的内容安排。
  • 中国共产党全面领导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创造
    出版时间: 2024年01月
    任何现代化,组织跟进势在必行。现代化是利益结构不断分化和资源要素不断积聚的历史过程,需要一种组织化机制来支撑,政党便是其中重要的支撑力量。但政党本身随复杂外部环境变化而发展,它在不同的现代化道路中扮演的角色千差万别,这从根本上决定了政党在现代化中的地位、性质和使命。近代中国追求现代化一度失败的历史经验也说明需要政党这一组织力量的主导与支撑,且只有先进的政党方可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担负艰巨的历史使命。这便是本文的内容安排。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拓新
    出版时间: 2024年01月
    近代中国探索现代化历经艰难曲折终于找到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思想和中国共产党这一先进组织,但科学思想需要在现代化实践中落地生根,先进组织需要在现代化实践中持久发力,质言之,只有在实践中实现科学思想与先进组织的有机融合才能真正开辟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从人类社会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和中国历史场域的特殊境遇综合分析可以把握中国式现代化问题其实是道路问题,但问题在于中国式现代化究竟是一条什么样的道路,即这条道路包括哪些基本要素。这便是本文的内容安排。
  • 《从现代化到中国式现代化》结语
    出版时间: 2024年01月
    本文主要是对《从现代化到中国式现代化》一书研究的几点结论和未来展望作一些交代。其主要结论是:中国现代化的探索历程彰显出鲜明的文化冲突和思想碰撞、中国现代化到中国式现代化跃升的关键在于科学理论指导和先进政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归根结底是要开辟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其未来展望有: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基本概念、厘清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若干关系、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