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周静
机构: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农村发展研究所
个人简介: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农村发展研究所(湖南省人才资源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博士后,湖南省直青联第五届委员,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生导师,长期致力于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

  • 湘村调查(2025)
    周静 邝奕轩 出版时间: 2025年06月
    《湘村调查(2025)》以“数据精准化、问题在地化”为原则,覆盖洞庭湖平原(粮食主产区)、湘西(少数民族与生态敏感区)、湘南山区(脱贫巩固区)、长株潭都市圈(城乡融合先行区)四大典型板块,构建“省—县—村—户”四级联动的湖南乡村振兴数据库,为全面研究湖南乡村振兴提供靶向性数据支撑。本书分为总报告、农业篇、农村篇、农民篇四部分。总报告立足省域视野,解析乡村人口变迁、产业转型与治理效能,提炼“稳粮、强村、富民”的湖南逻辑;农业篇从生产环境保育、土地规模经营到节水技术应用,探寻“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实践方案;农村篇以新型集体经济、数字治理、乡风文明为切入点,勾勒“既有活力、更有秩序”的和美乡村图景;农民篇围绕收入增长、消费升级、人才振兴,绘制“人的全面发展”路线图。各篇章既独立成章,又相互呼应,力求以简洁文字剖析复杂问题。
  • 湘村调查:范式、内容及发现
    出版时间: 2025年06月
    深入开展农村调查,全面、客观、准确掌握农村基本情况和关键数据,科学把握当前农业农村发展变化趋势和面临的主要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可操作性强的对策建议,对于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承担了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经济社会调查项目“乡村振兴综合调查及中国农村调查数据库建设”(2024ZDDC001),在全国陆续开展了大规模村庄和农户调查。第一轮调查于2020年正式启动,在广东、浙江、山东、安徽、河南、黑龙江、贵州、四川、陕西和宁夏共10个省区完成了300个行政村3700余户1.5万余人的基线调查。第二轮调查于2022年启动,在第一轮调查的基础上开展追踪调查,追踪率达80.81%。第三轮调查于2024年开展,新增湖南、山西、内蒙古和辽宁4个省区,形成14个省区79个县(市、区)472个行政村5800余户的第三期数据库。本报告主要介绍湖南省的调查情况。
  • 农村居民收入与收入分配
    出版时间: 2025年06月
    本报告基于中国乡村振兴综合调查湖南省调查数据,分析了湖南省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构成及分配状况。研究发现如下。一是湖南省农村居民的两大收入来源是经营净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分别占比34.1%和30%。二是不同地区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存在显著差异,长沙县在工资性收入和财产净收入方面表现突出,其中工资性收入占比高达41.1%,安乡县和新宁县的家庭经营净收入占比均超过39%,反映出家庭经营活动在当地经济中的核心地位,而洪江市和零陵区则以转移净收入为主导,这可能与抽样样本年龄结构有关。三是农村居民之间存在显著收入差异,高收入组是低收入组的7.6倍,因此需要关注收入分配的公平性问题。四是受教育程度对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有显著影响。高受教育程度组人均纯收入是低受教育程度组的2.5倍左右,是中受教育程度组的1.8倍左右,影响其差距的主要原因是工资性收入的差异。
  • 农村居民支出状况与消费评价
    出版时间: 2025年06月
    农村居民的支出状况与消费结构,是反映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与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本报告基于2024年中国乡村振兴综合调查湖南省调查数据,研究发现如下。一是样本农户户均总支出达到50504.32元,反映了农村居民在追求更高层次生活品质上的显著投入。二是农村居民消费升级明显。在农村居民户均支出中,非食物消费支出达54%,占总支出的“半壁江山”。在非食物消费支出中,文教娱乐及服务支出尤为显著。三是从消费差距看,高收入组是低收入组消费的两倍多,反映出收入是决定消费支出的重要因素。四是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随着收入的增加而逐渐优化,呈现从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转变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