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农村基层党组织思想建设中的落实状况调查

作者:
潘西华
出版日期:
2015年5月
报告页数:
31页
报告字数:
24423字
所属图书:
青年学者看中国(上册)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农村基层党组织思想建设中的落实状况调查”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社会调研课题成果。课题组在调研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本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选取北京、山东两地几个农村的基层党员干部为调研对象,依据调研问卷、访谈等第一手材料,借助科学的数据分析和深入的理论分析,在客观反映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基层党组织思想建设中的落实状况的同时,反思其成因,并提出具有一定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对策性建议。

本报告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客观呈现农村基层党组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及其大众化的认知现状。第二部分借助对农村基层党组织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渠道分析,反思京鲁两地农村基层党组织落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现状的成因。第三部分根据第二部分的成因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现有问题的方案,积极为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落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献计献策。

关键词:

作者简介:

潘西华:山东济南人,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要从事西方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的研究。曾发表《葛兰西知识分子思想的再审视》《葛兰西和毛泽东有关建党思想的比较研究》《葛兰西对意大利共产党建设道路的探索》《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及其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启示》等论文近二十篇。

文章目录
·前言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农村基层党组织思想建设中的落实现状
  • 受访者基本情况
  • (一)信仰马克思主义,但不能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容
  • (二)肯定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但其可行性及成效尚待提高
  • (三)认同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但其影响力与党员觉悟有待增强
农村基层党组织落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现状的成因
  • (一)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落实效果
  •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接触过少,缺乏系统理论知识
  • (三)培训教育范围比较窄,教育方式有待改进
  • (四)党校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 (五)基层党组织队伍建设及管理不健全
  • (六)新闻媒体及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有待丰富
  • (七)大学生村官的作用未被充分发挥
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落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建议
  • (一)努力提高物质生活水平,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物质基础
  • (二)加大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力度,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知识
  • (三)拓宽基层党组织培训范围,丰富培训形式
  • (四)创新形式,充分发挥党校的引领作用
  • (五)加强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
  • (六)弘扬主旋律,拓展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
  • (七)引导大学生村官真正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