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模式与风险分析

作者:
谢谦
出版日期:
2015年5月
报告页数:
22页
报告字数:
17928字
所属图书:
青年学者看中国(上册)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通过举债融资,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筹集资金,加快了我国城市化进程及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而实施的4万亿元投资刺激政策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近年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出现了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原因,国内外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模式及现阶段投融资平台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广西和咸阳城投公司的具体调研分析,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论述现阶段投融资平台的模式、存在的问题和成功的典型经验。针对其局限性和近期出现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作者简介:

谢谦: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国际金融与投资。

文章目录
·研究背景
·理论综述和文献回顾
·研究方法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产生和发展
  • (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出现,是我国投融资体制和财税体制改革的产物
  • (二)城市化对融资的巨大需求,使得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得以快速发展
  • (三)“救市政策”的特殊背景下,系统性风险逐渐上升
国内外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典型模式
  • (一)国外政府投融资平台的主要模式
  • (二)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模式分析
实地调研案例分析
  • (一)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投融资平台的调研分析
  • (二)咸阳市政府融资平台的调研分析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一)平台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和外部约束机制缺失
  • (二)平台没有针对项目和公共产品属性进行分类管理
  • (三)银行间对融资平台的恶性竞争加剧信息不对称,引发多重授信
  • (四)商业性资金错配于政策性业务,短期负债错配于长期业务
  • (五)过度融资、政府信用风险加大
建立健全高效率、低风险的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相应政策建议
  • (一)对融资平台进行分类管理
  • (二)加强投融资平台自身的现金流建设
  • (三)建立有效监管和考核的指标体系
  • (四)引导市场主体和民间资金入股投融资平台,并建立有效的市场退出机制,培育具有广度、深度和灵活性的城市公共产品投融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