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深圳经验:公民社会的生长之路探索

作者:
金锦萍
出版日期:
2011年4月
报告页数:
19页
报告字数:
15778字
所属图书:
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11)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锋,因改革开放而兴起,因改革开放而发展。深圳近些年在社会领域的改革和尝试引人注目,相关经验和教训值得回顾总结。社会领域的改革开放将成为深圳进一部深化改革开放的突破口,对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改善民生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报告立足于深圳自进入21世纪以来在社会领域的改革和创新,试图勾勒出深圳公民社会生长之脉络,为深圳的进一步发展及其经验为其他地区所借鉴提供依据。

关键词:

社会组织公民社会协调发展

作者简介:

金锦萍:祖籍浙江宁波,北京大学法学学士(1995年),北京大学法学硕士(2001年),北京大学法学博士(200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博士后(2004~2006年),耶鲁大学访问学者(2005年),密歇根法学院访问学者(2006年)。现为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法学院非营利组织法研究中心主任,南都观察特约顾问。长期痴迷于社会法、慈善法和非营利组织法的研究,作为此生使命之所在。已经出版的著作有:《非营利法人治理结构研究》(独著)、《中国非营利组织法前沿问题》(独著)、《社会组织财税制度》(独著)、《中国非营利组织法专家建议稿》(合著)、《转型社会中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合编)、《新媒介赋权:国家与社会的协同演进》(合编),《通行规则:美国慈善法指南》(合译)、《外国非营利组织法译汇》(合译)、《外国非营利组织法译汇(二)》(合译)、《非营利组织的治理》(独译)。

文章目录
·问题的提出
深圳市社会组织的发展
  • (一)深圳市社会组织发展概况
  • (二)深圳社会组织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深圳市社会领域改革之具体举措与成效
  • (一)以行业协会管理体制改革为先导,全面探索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之路
  • (二)积极推动社会组织民间化发展
  • (三)积极配合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移政府职能,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
  • (四)改革行政管理方式,引入行政指导,从管理走向治理
  • (五)政府支持和扶植政策相继出台并逐渐制度化和体系化
深圳市社会改革的经验
  • (一)《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为深圳社会领域改革指明了方向
  • (二)《部市协议》为深圳社会组织相关制度改革划定了基本框架
  • (三)《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的出台为改革提供了直接依据
  • (四)深圳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社会组织相关制度改革提供了现实动力
  • (五)改革步骤:稳步推进,由点及面
深圳改革的努力方向
  • (一)从政府主导下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逐渐转向社会力量的自主生长
  • (二)社会组织分类管理思路需逐渐过渡到社会组织一体管理
  • (三)社会组织的公共参与度有待提高
  • (四)立法工作和依法行政尚需逐渐推进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