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武陵山区(贵州)扶贫开发的新对策
作者:
“社会建设与武陵山区(贵州)扶贫开发模式创新研究”课题组
出版日期:
2014年7月
报告页数:
24页
报告字数:
19146字
所属图书:
社会建设与扶贫开发新模式的探求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07.54-77
曾芸
王春光
摘要:
本章介绍了武陵山区(贵州)扶贫开发的新对策:建立欠发达地区民族文化与社会建设基金,建立多样化的资源开发利益分享机制,建构政府为主、多元补缺的公共服务体系,推进村庄共同体培育和社会公益组织建设和培育扶贫开发与社会建设专业人才。
关键词:
公共服务
民族文化
专业人才
扶贫开发
资源开发
武陵山区
作者简介:
“社会建设与武陵山区(贵州)扶贫开发模式创新研究”课题组:
相关报告
关于在扶贫开发政策体系中增加社会建设急需项目的建议报告
武陵山区(贵州)扶贫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
扶贫开发与社会建设同构——武陵山区扶贫开发与社会建设调研项目的发现与思考
分享共赢,和谐共生——武陵山区(贵州)扶贫开发与社会建设协调发展对策研究
滇西边境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扶贫开发工作中的困境与问题
社会建设与产业扶贫开发
扶贫开发实践与思考
乡村产业振兴的典型模式
渝东南武陵山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路径探索
农村青年——农村人力资源的主力军
文章目录
建立欠发达地区民族文化与社会建设基金
(一)必须寻求对贫困民族地区资源输入的新形式
(二)我国需要一个欠发达地区民族文化与社会建设的援助机构
(三)建立欠发达地区民族文化与社会建设基金的设想
建立多样化的资源开发利益分享机制
(一)利益分享机制经验类型
(二)运用财政、公益基金、税收和土地政策构筑分享机制
(三)加强组织领导,推进分享机制建设工作
建构政府为主、多元补缺的公共服务体系
(一)提高公共服务的可及性与适用性
(二)增加基础设施投入,改善水利和交通条件
(三)加大教育投入,提高劳动力素质和培养扶贫开发人才
(四)加大医疗卫生投入并注重城乡平衡
(五)加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基础平台建设
(六)通过扩大社会参与增加公共服务资源使用透明度
推进村庄共同体培育和社会公益组织建设
(一)建立各级社会建设委员会
(二)通过完善村民自治加强村庄共同体建设
(三)大力推进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
培育扶贫开发与社会建设专业人才
(一)培训现职基层扶贫开发与社会建设人才
(二)培训基层组织的干部和社区工作者
(三)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机构的服务
(四)设立在地化的基层社会建设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