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社会纠纷的民间调解办法与社会治理——柏万青案例

作者:
陶希东
出版日期:
2015年1月
报告页数:
12页
报告字数:
11167字
所属图书:
上海社会发展报告(2015)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顺应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有效化解不断增多的社会矛盾和纠纷,是全面深化改革、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上海作为人口集中、经济繁荣、社会多元的国际大都市,近年来,对社会纠纷的民间调解,进行了诸多卓有成效的探索与实践,其中,柏万青已成为全市家喻户晓的草根明星调解员,获得了社会认可。本文以柏万青工作室为案例,对上海独特的社会纠纷的民间化调解机制、方法、启示等进行了梳理和总结,指出了当今社会纠纷调解面临的新要求和挑战,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和提升社会纠纷民间调解能力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上海社会纠纷柏万青

作者简介:

陶希东:本书副主编,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城市区域治理、社会建设与管理。

文章目录
柏万青案例 社会纠纷调解的民间化策略与社会治理
  • (一)柏万青及其志愿者工作室
  • (二)柏万青工作室调解社会纠纷的基本方略与工作机制
柏万青案例带给特大城市社会治理的若干启示
  • 1.有效化解社会矛盾是特大城市社会治理应该重点关注的主要内容之一
  • 2.社会纠纷调解的民间化路径是具有历史传统、中国特色、永不过时的矛盾化解方法
  • 3.大力培育化解社会纠纷的民间组织,是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和内容,但需要人力资源(公益性草根领袖)、政府资源、社会资源等综合资源的支持以及常规化制度的保障
促进上海社会纠纷民间化调解能力的基本思路与建议
  • 1.进一步转变观念,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矛盾化解中的独特功能和价值
  • 2.建立健全政府购买服务机制,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纠纷化解提供充分的制度保障
  • 3.加强社会组织人才队伍培训和指导,帮助社会组织依法开展矛盾调解工作
  • 4.构建社会矛盾民间调解与法律调解的联结机制,提高社会纠纷的化解或处置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