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我国性别失衡及其社会风险治理的理论基础
作者:
出版日期:
2014年8月
报告页数:
16页
报告字数:
13615字
所属图书:
性别失衡的社会风险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08.195-210
刘慧君
果臻
李树茁
朱正威
摘要:
性别结构的失衡源于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失常。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中国的性别失衡,需要站在社会变迁的历史维度和国际比较的空间维度去审视。由此可以发现,出生性别比的变动在不同地区和国家间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既有日本这样的国家,出生性别比从未出现过异常;也有韩国这样的国家,出生性别比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曾出现偏高,但在1995 年后就开始出现下降趋势, 并在近几年恢复到正常水平;也有中国这样的国家,出生性别比在20世纪80年代同样出现异常,但近年来仍然保持在120左右居高不下;也有一些国家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出生性别比开始出现异常。何以出生人口性别比呈现如此鲜明的时空特征?性别结构的失衡是发展中必然出现的阶段性问题还是特定文化环境下的特殊问题?现实社会中的复杂情况在国际上引发了对出生性别比异常的决定因素及解决出路的广泛关注和研究兴趣,而且对出生性别比异常背后的社会经济文化因素的追踪已成为近20年来研究的热点和焦点。在中国目前社会快速转型的背景下, 把握社会变迁中性别结构失衡的内在机制,是确定性别失衡及其社会风险治理方向的重要理论基础。因此,本节将在总结和分析经济、社会、人口学界对出生性别比失衡原因所进行的不同理论阐释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变迁理论,构建社会变迁背景下性别失衡演化的机制模型,对中国性别失衡的内在机制进行理论阐释。
关键词:
公共治理
社会变迁
网络治理
社会风险
作者简介:
相关报告
我国性别失衡社会风险的阻断与治理
澳门特区社会服务管理改革研究导论
澳门特区社会服务管理改革研究的理论基础
澳门特区社会服务管理改革研究结语
西方国家的网络治理及对中国的启示——关于网络治理和民主关系的制度解析
2015年公共舆情发展
河南省网络舆情事件分析报告
河南省网络舆情事件分析报告
陕西网络社会治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未成年人网络活动保护的法律比较分析
文章目录
社会变迁中性别失衡的理论阐释
(一)性别结构失衡的理论阐释
(二)社会变迁的理论阐释
(三)社会变迁中的性别失衡演化
性别失衡及其社会风险治理理论
(一)公共治理理论
(二)网络治理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