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再生产的首要路径:文化资本

作者:
朱斌
出版日期:
2019年5月
报告页数:
35页
报告字数:
15604字
所属图书:
“龙门”之后:当代中国大学中的教育分层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首先在比较分析文化再生产论、文化抵制论、文化流动论的基础上推导出家庭文化资本与在校教育成就的研究假设,再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以得出结论。分析结果显示,家庭阶层背景对于大学生在校教育成就的影响比较复杂;家庭文化资本的作用是有条件的;精英阶层子女更受益于文化资本。这与现有的三种文化理论均有不符之处。总的来说,本文结果强调要将学校行为主体的积极能动性和文化资本作用的复杂性纳入到研究视野中,将原来的“家庭阶层背景—文化资本—教育成就”理论模型扩展成“家庭阶层背景—文化资本/积极能动性—教育成就”。
关键词:

高等教育文化资本文化再生产社会阶层资源转化

作者简介:

朱斌:朱斌,1988年生,2007年进入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相继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2016年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主要从事社会分层与流动、私营企业的相关研究。已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社会》等核心期刊发表十多篇论文。

文章目录
文化再生产机制
  • 1.理论比较:文化再生产、文化抵制与文化流动
  • 2.研究假设
资源转化机制
  • 1.家庭经济资本的作用
  • 2.国家资助、兼职与文化成就
研究变量
  • 1.因变量:在校教育成就
  • 2.核心自变量
家庭文化资本的作用
  • 1.家庭阶层背景与文化资本、个人努力
  • 2.家庭阶层背景与教育成就获得
  • 3.文化资本作用的阶层差异
·家庭经济资本的作用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