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中国老年人的失能水平和带残存活时间估计
作者:
张文娟
出版日期:
2017年7月
报告页数:
19页
报告字数:
15271字
所属图书:
中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07.199-217
张文娟
摘要:
基于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和合并后的2010~2011年老年人专项调查数据的测算结果显示,2010年中国60岁老年人的生活自理预期寿命为17.23岁,其中女性为18.53岁,超出男性2.38岁;该年龄老年人的带残存活时间为2.53年,其中女性为2.75年,超过男性0.71年。尽管老年女性的平均余寿和生活自理预期寿命超过男性,但是,如果以生活自理预期寿命在余寿中所占的比重来评价老年人的健康长寿水平,则女性在这一指标上的表现不及男性,而且这一特征随年龄增长更加明显。这一事实表明:尽管女性更加长寿,但是远未达到“健康长寿”的要求,其存活人群的生命质量劣于男性,有待改善。 综合女性在家庭和社会分工以及资源分配方面的弱势地位,女性失能 老年人养老照料问题的解决将更面临更大的挑战。
关键词:
老年人
失能水平
带残存活时间
平均余寿
生活自理
作者简介:
张文娟: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公共管理专业博士生,主要从事中印治理比较、民间组织发展、儿童权利方面的研究。
相关报告
2020年北京市老年人抑郁调查
劣势积累与制度公平
河北省城市社区老人活动状况分析及思考
中国老年人健康状况的性别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养房防老”和“大作小”:都市老年人家庭的个体化趋势及合作社模式困境
中国的老年人是否真是离群索居的?——基于中国和欧洲居民时间利用调查数据的对比分析
老年社会事业总结与讨论
老年社会适应模型的构建与实证分析
北京老年人精神关怀体系研究
我国应尽快建立健全老年人援助制度
文章目录
·
研究背景
对不同来源数据合并后进行分析的尝试
(一)数据合并分析方法在人口学等相关学科研究中的应用
(二)数据合并分析方法在老年学研究中的应用
(三)数据合并分析方法在中国老年人失能水平评估中应用的可行性
数据合并及分析思路
(一)数据合并及分析思路
(二)失能标准的界定以及等级的划分
(三)合并后的数据样本构成
2010~2011年中国城乡失能老年人口的分布
(一)城镇和农村失能老年人口的规模
(二)城镇和农村老年人口的失能率
(三)2010~2011年不同失能等级的老年人口的分布
老年人的生活自理预期寿命
(一)计算方法
(二)老年人的生活自理预期寿命和带残存活时间
·
结论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