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中国的老年人是否真是离群索居的?——基于中国和欧洲居民时间利用调查数据的对比分析

作者:
陈雯 江立华
出版日期:
2015年7月
报告页数:
27页
报告字数:
21716字
所属图书:
当代社会政策研究(十)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目前中西方学者们普遍认同进入老年期后人们更愿意待在家中,而更不愿意参加社会活动,这种“老年人离群索居”的论调广泛流传甚至成为各种老龄化问题存在的归因。反思这些研究,本文认为由于以往的研究在分析对象、分析范围和分析内容上存在的问题,使得他们更加容易得出相同的结论。本文基于以上反思以中国和欧洲14个国家的居民生活时间利用为分析对象,以非经济领域作为研究范围,将居民自由时间中的各类分为“个体性活动”“外出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三类,通过单因素分析和Wilcoxon(Mann-Whitney)两样本秩和检验方法发现:第一,虽然中国老年人在个体性活动的时间花费在量上比青壮年群体多,然而其在自由活动当中的比重却比青壮年群体少;第二,个体性活动在自由时间当中比重较高是一个在生命每个阶段都具有的共性特征,而非老年人的普遍性特征;第三,中国老年群体相对于青壮年群体花更多时间参加外出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由此本文认为,尽管欧洲数据表明老年人是离群索居的,然而中国的老年人并非如欧洲事实和以往研究所认为的那样“离群索居”,相反相对于年轻人而言,他们更愿意参加社会活动而非愿意待在家里独自打发时间。

关键词:

老年人时间分配社会活动离群索居

作者简介:

陈雯:陈雯(1984~),女,湖北武汉人,华中农业大学讲师,研究方向:社会政策评估。

江立华:安徽歙县人,历史学博士,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湖北省社会发展与社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社会学史》首席专家之一,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主要研究方向为城乡社会发展、人口流动、社区治理。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20多项,出版专著7部。在《社会学研究》《中国人口科学》等杂志发表论文120余篇,其中4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4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有3项成果分别获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三等奖。

文章目录
·被弱化的社会性特征
·非经济领域内的时间比较分析
数据的选择与假设的提出
  • (一)数据的来源与方法的选择
  • (二)概念定义、类型划分及理论假设的提出
中西方老年人活动平均时间的对比
  • (一)中—欧居民绝对时间的比较与分析
  • (二)中—欧居民相对时间的比较与分析
  • (三)中—欧居民时间利用的变化及结果的对比
·讨论与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