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生命周期与社会保障:下岗失业工人生命历程的社会学探索

作者:
郭于华 常爱书
出版日期:
2010年3月
报告页数:
38页
报告字数:
26521字
所属图书:
制度实践与目标群体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个体生命带有其社会世界的印记,剧烈变迁的时代尤为如此(埃尔德,葛小佳,1998)。当中国的人们谈及已经过去的20世纪时,他们中的许多人会不约而同地把个体经历同解放、反右、“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和市场转型等一系列历史事件联系起来。成功者或许将自己的成功归结为那段艰苦岁月的磨练,失败者则将自己的落魄归结为那段偏离常轨的曲折路途(米尔斯,2001)。本研究选择经历下岗失业的工人群体,将他们作为制度安排与实施的目标人群进行分析,不仅由于他们正面临一系列的生存困境和社会保障困境,也因为个体生命历程与重大社会历史事件的关联在这一制度的实际运作中呈现出来。

关键词:

社会保障生命周期社会学下岗失业工人

作者简介:

郭于华:1990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民俗学专业博士学位;2000~2001年在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曾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现为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主要从事社会人类学、转型社会学与农民口述历史的研究。主要学术作品有:专著《死的困扰与生的执著》、《在乡野中阅读生命》、《仪式与社会变迁》(主编)等,及论文《心灵的集体化——陕北骥村农业合作化的女性记忆》、《社会学的心智品质与洞察能力》、《作为历史见证的受苦人的讲述》等。

常爱书:

文章目录
问题与理论
  • 1.生命历程理论(Life Course Theory)概述
  • 2.研究对象的选择
常态与变态
  • 1.“4050人员”——在最年富力强的工作盛年阶段失去工作和生计来源
  • 2.养老变为“啃老”
  • 3.毕业即失业——“新失业群体”的产生
  • 4.生命历程终点的提前来临 关于社会年龄的主观体验
危机与适应
  • 1.非正式职业 与生命周期紊乱相关联的再就业方式
  • 2.失业后的家庭关系和社会交往
  • 3.身体与疾病
  • 4.将希望与依靠寄托于下一代
体验与认知
  • 1.对自身生命历程的总体体验 挫折感与疏离感
  • 2.对社会保障制度的认知 “我们是被国家抛弃的一代吗?”
制度与实践
  • 1.常规制度与有悖于常态的生命历程 社会保险还是社会救助?
  • 2.静态的制度设计与动态的生命历程 再过十年又如何?